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90章 李世民的态度

说到这里,李言愤然道:“你也看到了,父皇刚把飞虎军的差使交给我手中,就有那些鸡鸣狗盗之徒,打着捐献的名义来贿赂本宫,为的就是求一个更高的军职。”

“而且随便一出手,就是一百万贯啊!”

“这些人背靠着大世家,哪个不是家财巨万,富可敌国,这些钱父皇就算勒令整个太极宫的所有嫔妃下人一起节省,十年八年也省不出来,可他们随手就掏了出来。”

“一面是父皇打突厥缺钱,一方面是那些豪门世家钱多的不完,正好趁着父皇让我做戏,索性就把两件事儿一块办了。”

李言眼神烁烁的看着恒连道:“你刚刚也听到了,仅中郎将和郎将一级的职务,就筹到了一千三四百万贯的钱财,若是等到下面的将校都招齐了,孤算过,至少能再筹得六七百万贯。”

“总计下来就是近两千万贯的财富!”

“这是多大一笔钱财啊,整个大唐的国库一年的收入才三千多万贯,仅这一次获得的财富占了库臧的一大半。若是父皇得到这笔钱财,那今冬明春北伐突厥的费用就有了,就不用再动用国库的钱财了,也不用也想着向百姓们增加税赋了,父皇也不用为缺钱而心忧了。”

“父皇多年征战,身体本来就不好,每年到秋冬季节腿都疼的站不起身;而母后又有气疾的毛病,都在这省吃俭用,时间长了,身体哪儿受得了,我身为人子,怎么能不替父母分忧呢?”

李言神情恳切,言词激动,恒连听到这里,也不禁心中一震,深深的为太子的一片孝心所感动,最后默然思索了良久,才说道:“可是殿下,您的心是好的,可你有没有想过伱自己,若是皇上最后怪罪下来,您的太子之位恐怕都保不住啊?”

“你也是好心,不如提前向皇上禀明,那样或可得到皇上的允许,到时候再实施,必然.”

“恒连,你别说了!”

李言断然道:“父皇身为一国之君,一言一行都当为天下臣民的楷模,这种阴谋诡计的事情,他老人家要是知道了,一定会提前阻止的,所以万万不能让他知道。”

“等到最后我将钱都收了上来,木以成舟,飞虎军的案子必然会震动朝野,君臣讨伐。到时候,一切的责任都让孤来承担,父皇只需要将这些财物做为赃款没收,就能填补国库的空虚。”

恒连听到这里,明白太子殿下明知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依然要以自己的太子之位为替皇上筹钱,心急火燎的说道:“不可啊!太子,咱们再想想,也许会有其他的办法呢?”

“长孙大人,对了,咱们可以找长孙大人出出主意,他一向最是关心您了?”

李言摇了摇头:“舅舅下江南去了,一时半刻的回不来,再说了,他就是现在往回赶也晚了,刚刚我已经让王玄策去收钱了。”

“恒连,孤交给你一个任务,等会王玄策把钱收回来,你和他一起做好帐册的整理工作,别让一些人从中混水摸鱼了,等到父皇事后追究的时候,这多少也算一个凭证。”

恒连急道:“殿下.”

“好了,你别说了,为了父皇和母后,就算有再大的罪责,孤也不在乎。”李言说完,不再理会恒连的劝谏,头也不回的离去了。

恒连在原地看了看太子的背影,皱眉思索了好一阵,最后一剁脚,还是决定马上去向皇上汇报此事,太子为父分忧,可以什么都不在乎,但自己的职责是保护太子。

天下兴亡,和自己无关,但太子安危,是自己的使命!

眼看太子一步步的隐入危机,他不能不管。

对了,王玄策还没有收到钱,一切都还来得及,想到这里,恒连趁着太子进入了崇文殿,急忙转身向宫外走去。

而恒连不知道的是,此时李言正隔着崇文殿的大门缝隙,看着他远去。

李言甘冒此险,一是为了可以名正言顺的将蜀王魏王齐王那些安插进东宫的棋子给踢出去,二来反正自己马上就要自污其身了,与其自己一个人降级,不如拖着那些野心勃勃的弟弟们一块降级。

大家都降了,那最后一算,自己还是最强的。

但诸皇子整体实力下降,也能直接减轻李世民这个皇帝的压力,让他将注意力尽量放到外面和朝臣身上,而不是整天盯着自己这些儿子们,不然早晚会都会生出忌惮之心的。

而第三个目地才是向李世民邀宠分忧搞钱.

如今钱还没有收到手,他今日把恒连叫过来,实际上就是想通过这个眼线,将自己的打算婉转的告诉李世民,一来这其中还需要他的默认和配合,二来也是为了善后。李世民的智慧是勿庸置疑的,李言也是做过皇帝的,敢肯定他决不会为了自己这个太子的一些形象,而放弃唾手可得的两千万贯巨款,这可占了当前国库的一半以上,打一场突厥,明面上也不过是费这个数。

前段时间李世民还和房玄龄魏征等老臣商议过,是不是可以再加些税赋,被魏征严厉的驳斥了,魏征做为谏议大夫,只知道加税会导致百姓负担加重,却不去管国库空虚该怎么办?

但李世民这个皇帝和房玄龄这个宰相却不能不操心,而突厥连年袭边,又不能放任不管,各项事情都需要钱。

这次李言借着飞虎军,从权贵们那里捞一把,即不影响到普通百姓,又能补足北伐所需,李世民一定会默认的。

当然了,李言做为太子替他分忧是没问题的,但却不想自己最后也被李世民给扫了,白白做一个牺牲,被李世民又当又立的,于是提前通过恒连让他知道。

若是他真的不想要这笔钱,那么现在交易还没有达成,他完全可以冠冕堂皇的出面阻拦,而若是等到晚上宫门关闭,李世民还没有招自己入宫,那就说明他也起了贪心,想要这笔钱。

即然这样,那自己接下来的操作,就算是半合法的了,大家保持一种默契,李世民最后即得到了一笔横财,又不影响自己皇帝的尊严,坏人都让王玄策和胡礼闲、周延德、梁思进他们做了。

最后板子也会打到自己和蜀王、魏王、齐王等人身上,至于长孙顺德,那本来就是个贪得无婪的家伙,自己要往上凑,李言也就不客气了,算上了他一份。

而自己提前向他禀报,事后他自然要给予回报,让自己安然过关,这是两个人不可言说的默契。

真正被坑的,就是蜀王魏王和齐王长孙顺德等这些权贵们。

李言觉得自己目前表面上的实力有些虚高了,想做一做减法,拖着那几个王爷一块做,这样最后算下来,大家一块倒霉其实就不算倒霉了。

至于会不会得罪长安的权贵们,李言也不是很在乎,他对王朝兴衰荣辱看得多了,很明白,一个王朝的运行,更多不是在于外患,也不在于普通平民,就在于皇上能不能驾驭控制好中间那群庞大的统治利益集团。

皇帝也是通过这群文武百官、世家豪门来实施对天下的管理,将他们管好了,无论百姓还是外患,都不会是问题。

而一旦失去了对他们的掌控,反而被他们给架空了,那这个王朝的覆灭和交替,就是时间问题了。

王朝真遇到危机的时候,一定是向他们下手,而不是普通百姓,不然就是饮鸩止渴、自毁长城。

这些人看似强大,实则只是纸老虎,武德年间,这些权贵们大多都是支持李建成的,而李世民的拥护力量主要是在军中,事实证明,权贵们还是干不赢将军们。

李建成的失败,也宣告着资本败给了刀枪。

所以李言坑他们没有一点儿心理负担,更别说这次还有蜀王魏王齐王一起替自己分担了,原剧中李承乾为了拢络这些群体,失去了李世民对他的看重。

事实上也证明了,他们对李承乾也只是利用,李承乾在太子之位被废的时候,这些人屁用都没起,转头又投向了魏王。

魏王倒后,又转而蜂拥向晋王,可见这些人在你胜利的时候,跟着摇旗呐喊没问题,但要指望他们能像候君集一样拿着刀枪玩儿真硌的,基本没有可能。

下午晚些时分,当恒连再次出现在李言身边的时候,李言悄悄观察了一下,恒连什么话也没说,仿佛上午的谈话并没有发生似的,但很明显对方脸上的焦略神情已经不见了。

李言心里微微一笑,到底是一笔巨款,李世民这个又当又立的果然是心动了。

而且还不把自己招去一块商量,装做不知的置身事外,将自己给摘的干干净净的,恐怕是想连几个儿子一块儿给坑了,李言淡淡的撇了撇嘴,原本老李就想削弱一下自己的影响力。

这下好了,正中其下怀,还能收上一笔巨款,老李今天晚上肯定能多加一碗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