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87章 魏王李泰

在李恪和权万纪整日商量着阴谋诡计的时候,在永福坊蜀王府相隔不远的另一条街上,一栋不输于蜀王府的宅子,宽阔的亲王规制的大门匾额上写着魏王府三个大字。

这里正是长孙皇后的嫡次子魏王李泰的王府。

魏王李泰是李世民的第三子,长孙皇后第二个儿子,也是李世民最为宠爱的儿子,各种得宠的事迹屡见不鲜。

古时家族利益高于一切,也许是长子肩负家族传承的使命,父母更多的是从小将长子培养成材,为家族培养后世栋梁的责任使然,几乎每个世家的长子长孙都是严加教导,父母少有露出宠溺的态度,以免孩子耽于玩乐。

而幼小的孩子就不同了,也不需要继承家业,父母在大局稳定的基础上,对于次子或者幼子,就纯纯的将父母的爱倾斜到孩子身上,相濡以沫,天伦以润。

父母将大量的心血和理智给了长子,将更多的感情和宠爱给了幼子,以至于长子更像是君臣,而幼小的孩子更像骨肉。

这种模式固然各方面都兼顾,可长久的相处下来,父母明显和幼小的孩子感情更深。

在长安的世家大族中,长子成材,而父母宠爱幼子的情况,屡见不鲜,李世民家里也不例外。

做为皇帝,他对李承乾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甚少露出慈父的一面,而对于李泰则非常宠爱,常常招到身边,嘘寒问暖,关心衣食,频频赏赐,可以说包括李承乾在内的其他王爷加起来的关爱,都不如一个李泰。

李泰从小不但眉清目秀、相貌可爱,而且为人机灵、聪明伶俐,又会讨巧邀宠,十分得李世民的喜爱。

武德三年,李泰刚出生就被封为宜都王,次年又在李世民的请求下,李渊循李世民的功绩,进封李泰为正一品的卫王与上柱国,而此时李承乾和李格都还只是一个郡王。

贞观二年,李泰改封越王,并受封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封地22州。

而除了都督的头衔外,贞观三年初,李泰改封为魏王,同时还兼任雍州牧与左武候大将军。

李承乾被封为太子后,只是尊位比较超然,但论到实际的封赏,除却太子的名位之外,其他的乏善可陈,就算加上李恪、李佑、李愔、李恽、李治等其他兄弟一块算下来,也比不上李泰一个人得到的封赐。

似乎在李世民心中,李泰才是他真正的骨肉,而李承乾只是国家的需要,李恪是太子的磨刀石。而其他的儿子,更只是自己一时快乐的附产品,证明自己生育能力没问题的产物。

这种异乎寻常的宠爱,不但让李泰有了觊觎储位的野心,更让不少朝中的臣子,汇聚在李泰身边,也许在他们看来,理智最终会输给感情,李世民最后也一定会将皇位传给李泰。

此时在王府正堂,只比李言小一岁的魏王李泰,正在接见自己宠幸的臣子,杜楚客。

杜楚客是长安城东南几十里外的杜陵村人,是当朝右仆射、兵部尚书杜如晦的弟弟。

杜楚客少年时代,崇尚奇异节操,长大成人后,负有极大的才能名气。贞观初,杜楚客任蒲州刺史,声望显着,后来李世民欣赏其才华,将其调回京任魏王府长史,同时又升迁为工部尚书,办理王府政事,以威严正直,闻称当世。

此时,在王府正堂的上首位置上,一个胖嘟嘟圆滚滚,看起来十分可爱的胖墩正一脸正色的坐于上位,胖墩一双亮晶晶的眼神,仿佛蕴含着灵气,让人见之心喜。

长史杜楚客正端坐于下首,捧着一杯茶,忧虑的说道:“殿下,这次皇上命太子训练飞虎军,又令蜀王襄攒左武卫军,执掌左屯卫军,这两人都得到了极大的好处,但我们却是一无所获,实在是可惜啊?”

“哼,还不是因为本王年纪尚幼,不然,就凭父皇对本王的宠幸,哪能轮到他们两个?”

李泰不忿的说道:“怪只怪本王晚生了两年,这才让李承乾这个懦弱无能的家伙占据东宫之位,不然,这大唐的太子,肯定是本王的,真是太不公平了.”

“王爷别着急,皇上从小对王爷特别宠爱,臣看得很清楚,这种父子间的儒沐之情,绝非其他皇子所能有的。再说,来日方长,能做太子未必能继承大统。”

“古往今来,半道而殁的太子数不胜数,皇上春秋鼎胜,龙体健壮,时间还有的是,最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

杜楚客微微一笑:“远的不说,前隋杨勇当了近二十年太子,最后不也失掉了天下。当年皇上也不是太子,可最后隐太子折戟沉沙,惨死玄武门,不是依然被当今皇上坐了天下。”

“皇上如今还年轻,诸皇子们都还小,当年也是因为突厥入侵,大唐岌岌可危,皇上应群臣所请,这才立了李承乾为太子。”“这时间一久,太子如果频频出错,皇上早晚会发现当初的选择太过轻率,等到那时,说不定会有改换太子的想法。所以王爷不必着急,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笼络群臣,向百官证明,您才是最适合大唐未来的储君。”

李泰圆润的小脸闻言稍霁,微微点了点头,在他懂事以来,皇上和皇后都最为宠幸于他,在大哥李承乾去中山郡戍边之后,他就变成李世民和长孙无垢最疼爱的孩子了。

李泰曾经年幼时一度认为自己就是长子,可是在后来慢慢长大后,才遗憾的发现,原来自己头上还有一个哥哥,而且老早就出镇边疆了,这让李泰十分惋惜。

等后来自己慢慢长大后,明白了太子的意义和普通亲王的区别后,自己的大哥就因为比自己早出一些出生,已经被立为太子,占据了本应属于自己的位置后。

李泰就对李承乾极为厌恶和憎恨,甚至就连亲生母亲长孙皇后都恨上了,认为都是母亲偏坦大哥,才让太子之位与自己擦肩而过的,是以在贞观初年出宫立府之后,以学业繁忙为由,就很少再去绮云宫请安了。

和母亲长孙皇后的关系也渐渐的淡漠了下来,而李世民却并不责怪,有了李世民这位皇帝的支持和纵容,这让李泰越发的骄横起来,就连皇后和太子都不放在眼里了。

“大人说的有理,只不过仅仅是本王进步还不够,还要想办法给我那便宜大哥制造些麻烦,让他多出些差错,而本王多做一些功绩,这样此消彼涨,双管其下,才能让本王脱疑而出。”

李泰说完,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最为得力的臂膀杜楚客,眼神中的暗示之意不言自明,就是让杜楚客想办法,搞破坏。

杜楚客微微一笑,对于李泰的聪慧十分赞赏。

他一直认为,真正的王者不但要有明察秋毫的洞察力,把握复杂局势的掌控力,关键时刻敢于拼死一博的魄力,还要对各种阴谋阳谋的策略和驾驭人心烂熟于心。

而诸皇子之中,只有魏王天资最佳,是可造之才,可堪造就,其他皇子不过是庸材尔,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也必然来之于此。

现在李世民才三十出头,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最少还可以掌权二十年以上,漫长的岁月下不知会出现多少变数,现在占据大位成为众矢之的的太子和跃跃欲试不断挑战的蜀王。

还有躲在山东卧薪尝胆待机而动的齐王,都如当年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样,都不过是为王前驱罢了!

真正的真龙天子,现在也必然是潜龙在渊,蛰伏潜藏。

而这其中,魏王的潜力是最大的,所以杜楚客将自己的未来押到了魏王身上,而这一点,也得到了身为房谋杜断的兄长杜如晦的认可。

如今面对魏王的求计,杜楚客胸有成竹的说道:“今天臣上门,正有一事要请教殿下?”

“哦,杜大人有事尽管说,我们之间尽可畅所欲言。”

“王爷,之前在您的搜意下,臣已将外甥周延德送到了东宫里做侍读,据他传回来的最新消息称,太子接下编练飞虎军的差使后,竟然以为飞虎军募集经费为由,偷偷往外出售飞虎军中郎将之职。”

说到这里,杜楚客也是一脸惊叹于太子的胆大包天:“据他所知,岑文本的内侄胡礼贤,已经打算拿出一百万贯私下内定一个中郎将的职位,他得到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通知了臣。”

“让臣禀报殿下,是不是我们也出钱买下一个名额?”

李泰一听,先是一幅怀疑的神情,但看到杜楚客一脸认真凝重不像开玩笑的样子,最后再次确定是事实后,才大喜道:“竟然有此事,真是太好了”

“呃不.”

说到这里,李泰压抑住惊喜不已的神情,想到幸灾乐祸有些太过肤浅,连忙收回表情,换上一副嫉恶如仇的正义形象,义正严辞的怒斥道:“简直是无法无天,太子他真是想钱想疯了,竟然如此明目张胆的卖官鬻爵,本王身为亲王,断不能坐视。”

“若父皇知道此事,定然龙颜大怒,本王要马上进宫参奏,让太子吃不了兜着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