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李恪的谋划
等到给李恪重新挂好饵料,落坐后,权万纪这才说道:“殿下,其实你也不用妄自菲薄,照臣看,皇上或许有锤练太子的意思,可却并不是完全放弃了您?”
“哦,这话怎么说,万纪你看出什么来了?”李恪顿时将注意力转移了过来,神色严肃的问道。
“殿下,你想啊,皇上让太子编练飞虎军不假,可十六卫那么多大将军领兵的皇上不安排,偏偏让您到秦琼的左武卫军里,这不是明摆着是对您的培养吗?”
权万纪若有所思的说道:“依我看,皇上虽然倾向于太子,但也不会全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太子身上。太子为人柔弱,不知兵事,他能挑得起大唐这副重担吗?”
“能镇得住尉迟恭侯君集柴绍那群如狼似虎的将军们吗?还有北方草草上的饿狼,对中原天下虎视眈眈的颉利,皇上能放心把这天下交给孱弱的太子吗?”
“依臣来看,皇上也看到了太子的这块弱项,所以才想让他编练飞虎军,熟悉一下军伍。可万一太子撑不起来,最后为了大唐江山的传承,多半还是会考虑一个像他那样武略超群的继承人,所以才会同时任命您襄攒左武卫军执掌左屯卫军。”
“不错,伱分析的有道理!”
李恪听的频频点头,眼里的光芒越来越盛,最后一脸兴奋的道:“万纪,看来本王真是有些当局者迷,竟然还没有你这个旁观者看得清楚,只看到了消极的一面,只有你这样的智比诸葛的人才能看透父皇的深意啊!”
“所以,殿下,咱们一方面要兢兢业业的将左武卫军给管理好,另一方面左屯卫也不能落下,让皇上和众臣们好好看看,蜀王带出来的兵,个个骁勇善战,战力强盛。”
权万纪左右打量了一下,然后小声说道:“同时还要想办法给东宫拆台,让他的飞虎军弄成一个长安城的笑话,如此对比之下,满朝文臣自然会看清楚,谁才是大唐的擎天支柱?”
“嗯,不错,光咱们努力是不够的,还要想办法给东宫挖坑使绊子。”
李恪眼中精光一闪,问道:“万纪,你有什么想法没有,说出来咱们一起商量一下,一定不要让他把飞虎军给练成了。”
“嘿嘿嘿,殿下,臣昨天已经想了一夜了,早就为殿下想好了妙计。”
“太子为了笼络群臣,良莠不分的将朝中大臣们的子弟才收罗到东宫,其中有不少都是咱们一帮势力大臣们的庶子和血脉,他自以为这样可以让这些人动摇,却为咱们打入东宫提供了方便。”
说到这里,权万纪眼神一厉,阴测测的说道:“这次我们就利用这些人,让东宫好好的现一回眼,让他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李恪神情大为振奋,若说权万纪以前还有些轻浮之气,但自从上次谣言事件后,痛定思痛,整个人变得十分沉稳厚重,几次出谋划策,无有不中。
不但将尉迟恭给送到了南方去,而且将朝堂众臣们的心理分析的十分到位,谋划水准高了好几个等级。
李恪在承庆殿建议辅助太子管理粮草的事情,皇上想也没想的就同意了,还将权万纪调到司农寺任太仓署令,给胡成做副手。
朝庭北伐一开始,这下至少能分到一半的粮管运输权,为将来拉笼前方将领,打下了基础。
几次筹谋顺利之下,李恪已经将权万纪依为第一心腹,在信任程度上隐隐还要高于岑文本,只是权万纪在朝中地位太低,无法和岑文本相提并论。
而且岑文本威严厚重,常常约束李恪的言行举止,遇到大事又会打着为李恪好的名义擅自做主,有时还动不动请出杨妃来压迫李恪。
李恪比太子只小几个月,年龄不大,心性不定,再加上少年初长成,心比天高,事事想自己做主却被管束,被激发出年轻人特有的那种逆反心理,对岑文本这种严父般的教导早就心中有怨,隐有不满。
而权万纪则不同,位置摆的很正,对李恪奉为圭臬,处处考虑李恪的颜面,事事请示而后施行,而且对李恪多有逢迎阿谀。
只要李恪的看法与其不同,权万纪马上就会果断放弃自己的坚持,无条件附和李恪,反过来为李恪的决断寻找理论依据,极大的满足了李恪的自尊心和成就感,这让李恪对权万纪越来越满意。
再加上岑文本是中书侍郎,常常在弘文殿侍驾,主要精力放在李世民和国事上,而权万纪则天天可以泡在蜀王府,天长日久下来,感情也更加融洽,是以李恪遇事更喜欢向权万纪问策,而不是去找岑文本。
“万纪,你想到什么点子了,快说来听听?”对于李恪感情上的亲近,态度上越来越看重的变化,权万纪自是看得清楚,心中微微得意。
随后笑道:“殿下,岑大人的内侄胡礼贤就在东宫侍读,据他传回的消息,太子打算在侍读中挑出一些人,帮忙管理飞虎军的招兵和训练事宜。”
“而且还打算等到飞虎军成军的时候,将这些亲信塞进去领兵,牢牢掌控这支军队,这样飞虎军就变成了东宫的私军。”
“即然这样,那咱们为什么不助其一臂之力,让胡礼贤想办法参和进去,到时候,若是太子管得不严,咱们就暗中搞破坏,让他练不成军;若是太子真的管得好,那就让胡礼贤占据重要领兵的位置,到时候飞虎军是东宫的,还是蜀王府的,那还要两说呢?”
“哈哈哈,妙,果然是妙计,顺势利导,进退两便,万纪,也只有你才能想出如此高明的计策来。”
李恪抚掌而笑道:“即然这样,那就安排胡礼贤,让他按照这个思路操作吧!”
权万纪这才一脸的为难道:“殿下,只是此事毕竟不小,是不是请示岑大人之后,得到他的认可后再实行。而且涉及到岑大人,胡礼贤毕竟是他的内侄,是不是要和他打声招呼?”
权万纪这样的官场老油条,又对李恪极为了解,当然能看出李恪心里对岑文本的逆反,何况,这里面也有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
这么问即表达了对李恪的尊重,又为以后事败推卸责任做了铺垫,最起码李恪不会怀疑自己的用心,还再次挑拨了李恪和岑文本的关系。
果然,李恪顿时就皱起了眉头,眼中露出不悦的神情,马上摇头道:“不行,岑大人哪都好,就是太过迂腐了,这件事情让他知道,他肯定又要拦着。再说了,只是一个内侄而已,本王的命令,他敢不听吗?”
说到这里,权万纪又有些犹豫的问道:“殿下,若想让胡礼贤按照咱们的意思行事,臣地位卑微,恐怕还需要您亲自出面说服。”
“另外,恐怕得不少钱去运作,胡礼贤文不成武不就的,逢迎钻营拉关系吃吃喝喝行,要是论起才能,单靠他自己,恐怕也是没办法出头的,东宫的侍读群里还是有些能人的?”
“这有什么,只要能让东宫现了大眼,要多少钱,本王都出,你今天就把他约出来,本王要亲自吩咐。”
李恪不在意的说道:“而且本王就是看重了他无德无才专擅钻营这一点儿,让他不要顾忌,使劲的折腾,投机钻营吃喝嫖赌,将东宫的风气都给整歪了才好。”
“告诉他,不但让他要钱谋到重要的位职,还要拉拢魏王齐王的那些门人子弟,也给我拼命的搅合,让东宫不但练不成飞虎军,就连侍读圈子也给我弄得乌烟障气的,不得安宁。”
权万纪谄媚的附合道:“殿下果然是高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臣只是想用胡礼贤来打入飞虎军,而殿下却举一反三,连消带打,攻入了东宫内部,这下太子恐怕真的是前院引狼,后院进虎,被殿下一网打尽了,微臣真是钦佩之致啊!”
“哈哈哈,又来鱼了.”李恪一改之前颓废消沉的姿态,变得意气丰发,精神抖擞了!
青云楼!
长安东市数一数二的豪华酒楼,地处东市西北,靠近平康坊,青云楼雕檐映日,画栋飞云,取自青云直上之意。
一连片几个亭台楼阁连绵相接,飞檐画角,高有七层,在最上面的观景平台上,可以俯瞰整个东市,甚至远处的太极宫的一角也隐隐入目,景色极佳,一向是长安城达官显贵登高宴饮的所在。
碧阑干低接轩窗,翠帘幕高悬户牖。
酒楼外人声嘈杂,喧闹非凡,小摊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青云楼一半是酒楼,另一半是青楼,消磨醉眼,倚青天万迭云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烟水,楼宇内女子艳丽,琴奏舞曲甚是美妙,吸引众多食客留连忘返。
据说青云楼的背后,是鲁王李元昌的产业,是以从来没人敢在青云楼闹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