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定襄道行军大总管
程咬金一看到太子一脸的笃定,马上明白过来,恐怕此事也只是在皇上心中刚刚开始酝酿,或许只有房玄龄几个枢要之臣知晓,还没有形成最终的决议。
而太子身在核心,天天侍侯皇上,肯定是听说了些什么?
程咬金第一时间感到了投靠太子的好处,这等于在大唐的权力核心,承庆殿里有了自己人,朝庭中有些什么风吹草动,太子都能第一时间告知自己,那自己就处处占了先机。
这种事情,一旦等到众人都知道了,基本上也就定了下来。
所谓议而不决,决而不议。
官员任命也有其浅在的规矩,像左屯卫翊府中郎将这种职位不高影响不大的军职,皇上会放出来,让众人商议,是为了让太子和蜀王两方势力去争,而不怕伤了和气,因为皇上本就是想让两人斗来着。
而定襄道行营一事,事关重大,则要反其道而行知,一向是由皇帝乾纲独断,不会让众臣们商议,一旦对外公布,就已经确定了行军大总管,为的是避免众将争夺而伤了和气。
这么说,这个行军大总管还没有定下来了,太子即然当着自己的面这么说,肯定不是为了让自己提前知道,为别人庆祝的。
一想到这里,程咬金激动的说道:“殿下,不瞒你说,老程我整年整年的扑在边疆,对长安的事情,确实知之甚少?”
说完一脸热切的眼巴巴的望着李言,内心的想法不言而预。
“这也难怪将军不知,其实父皇也只是最近才有这个想法的,还没有最后确定下来。”
李言微微一笑解释道:“其实事情的根由还在我那三弟身上,一个多月前,他不是去了一趟绥州吗?”
“回来之后,就和父皇说,我大唐与突厥千里相接,边疆与长安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一旦突厥入侵,各府道都是各自为战,顾此失彼,结果被突厥各个击破。”
“不如将边地各镇划成数道,择朝中久战之将为行军总管,统一调度各边镇兵力,以集中应对突厥的入侵。”
“父皇虽有顾虑,没有全部采纳蜀王的建议,但想到马上就要展开的大战,却也有在定襄设一道以观效果的意图。”
李言说到这里,脸上不以为然的说道:“随后父皇试探了一番,询问这个大总管的人选,我那三弟就不自量力,毫不客气的就建言,由右卫大将军尉迟敬德来任这行军大总管一职。”
“呃”
“又是他”
听到这里,程咬金顿时脸色都黑了下来,手掌已经不自觉的握成了拳头,心里暗骂道,李恪真不是个玩意儿,那时候自己儿子还在跟着他呢,自己也曾经为他冒过险得罪了太子。
现在遇到这种好事儿,竟然没有考虑自己,又推到尉迟老黑头上,而且还瞒得这么严实,一点儿风声都没有泄露出来。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尉迟恭就占尽了风头,凭什么好事都轮到他啊?难道就是因为自己不是玄武门九将之一吗?
想到这里,程咬金表情僵硬,心里早已气的像要炸开了,脸上硬挤出一片难看的笑容,苦涩的假意说道:“尉迟敬德是皇上亲近之臣,作战勇武,功勋卓着,臣等怎么好和他相提并论?”
“哼!”
李言则是毫无顾忌的发着牢骚:“我那三弟,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了柴绍和将军还不满足,现在又开始拉拢起尉迟恭了。”
“他以为孤不知道他想干什么嘛?”
“去了一趟缓州,接触了大量的边疆将士们,回来就上了这封奏议,无非是在收卖边疆重将,笼络人心。并且还在京中大肆散播谣言,为他自己造势鼓吹,以谋取孤这东宫之位罢了。”
程咬金见李言口无摭拦,连忙四处看了看,一方面是感叹太子殿下是拿自己不当外人了,另一方面也有些害怕,太子殿下现在的表现,可不像朝堂上那么兄友弟恭啊!
“殿下,你可别误会,老程可不是蜀王的人。”
但李言话里的意思,却让他再也坐不住了,连忙解释道:“老臣可从来没有和蜀王打过交道,虽然他一心拉扰我们家怀亮。但老臣为了避闲,从贞观初年开始,就带着两个成年的儿子在前线打仗,就是不想让他们和蜀王接触。”
“绥州失陷的时候,怀亮还跟着老臣的,可没想到这蜀王也是狡猾多端,竟然以左屯卫翊府中郎将一职为饵,诱惑了怀亮这少不更事的懵懂青年,这才让怀亮跑回了长安。”“哼,若不是这样,怀亮也不会遭此大难,怀亮出事,这一半儿的责任要落在蜀王身上,老臣也就是看在皇上和太子的份上,才不与他计较,不然,非和他没完不可。”
看到程咬金焦急的撇清自己,李言一脸的满意:“我信将军,再说了,今日将军能来东宫看望孤,还将怀弼送到东宫来陪伴孤渎书,将军的心意,孤已经尽知矣!”
果然,天家子弟,就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程咬金无奈的点了点头,又想到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一职,焖声说道:“殿下,其实我和老黑也是袍泽,谁当这个大总管都一样,我这人也没什么野心,现在能做一方主将,已经心满意足了…”
李言听着程咬金说着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心里一笑,从容不迫的驳斥道:“将军差矣!”
看到程咬金一脸疑问的样子,李言解释道:“其实孤对众将们都是钦佩的,对尉迟将军也没有半点意见。”
“但平心而论,尉迟将军平时被父皇重用,任命为右卫大将军,掌十六卫半数的兵马,权威赫赫,坐镇长安,在这大唐腹地安享太平。”
“而将军却栉风沐雨的在边疆抵御突厥,为国戍边,如今马上就展开大战了,好不容易守着这边陲荒凉之地出现了这大机遇。这定襄道若是不立则罢,若是立了,不在边将中选,反而将在后面安享太平的将领派到前线去摘桃子。”
“将军,你做为边地大将,连续三年都守卫在边疆,如今却要把功劳让给别人,这个亏伱咽得下去吗?”
“其他将士们心里能舒坦吗?”
李言这么一说,程咬金也有些面色讪讪的,脸色更难看了,是啊,凭什么平时都是我们顶着风沙守卫边疆,轮到占便宜的时候,又让给尉迟敬德了,等他把桃子摘了,再回京享福,这他玛的不公平啊?
不争馒头争口气,这太欺负人了!
“而且将军,你糊涂啊?”
李言看到程咬金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心里一乐,继续煽动道:“孤问你,若是我大唐和突厥的战役一旦开打,这主帅一职,会由谁来担任?”
程咬金一愣,这些事情他平时也没少琢磨,早就心中有数,于是不加思索的说道:“如此关乎大唐命运的大战,最大可能是皇上亲自挂帅,若是皇上要坐镇长安的话,那这大帅一职,非卫国公莫属了。”
这也是前方所有将领的共识,是以程咬金也没什么隐瞒的。
“着啊!”
李言激动的一拍桌子提醒道:“将军想想,这定襄道做为大战的最前线,和突厥颉利牙帐所在地遥遥相对,一旦开战,就是最重要的兵马钱粮汇集的后勤基地,这定襄道行军大总管,顺势就是唐突大战前沿指挥的副帅。”
“如此重要的职务,泼天的大功劳,将军也不在意吗?”
原剧中就是因为这个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被尉迟敬德所得,所以他顺理成章的成了李靖的副帅,结果尉迟敬德在前线得意忘形,摆老资格,听不进李绩的忠言,结果丢失了牧羊岭。
最后不但自己被撤了职,而且大唐军士付出了更大的代价,死伤无数才将牧羊岭夺回。
李言个人觉得,李世民在任用尉迟恭的任命上是不够成熟的,他只看到了尉迟恭的忠心和勇武,却忽略了他的才能,导致临战出了纰漏,被撤回到长安。非但尉迟恭丢了面子,李世民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这种首战挫败军心的后果和朝令夕改的决策,间接的也影响到了皇帝的威望。
呃.
程咬金脑中顿时一个激伶,一个炸雷劈下来,瞬间脑袋嗡嗡直响。
是啊!
自己怎么没想到,这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如此重要,不单单只是定襄云中一带的兵事管理权,还关系着接下来大战的指挥权。
若说失去一个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一职还能接受,但北伐战役的副帅,却是自己损失不起的,这是自己再起崛起,追赶尉迟恭的机会。若是再错过了,谁知道这一战之后,下次大唐再有大战,会等到什么时候了。
也许自己都老的提不动刀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况且自己这些将领在军中的地位除了自己个人的威望外,哪个人下面不是有一派势力,兄弟们都等着自己为他们争取立功的机会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