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49章 回到东宫

“即然这样,那儿臣就在宫中住几天,好好陪伴一下母后。”

长孙皇后的爱护让他感动,一直以来,不管哪个世界,都是他一个人在奋斗,能依靠的除了系统,就只有自己。这次却有父母的关心,这让李言也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亲情包围,心中也是无比的感动。

不忍心让母亲为难,李言主动的配合道:“自从六岁之后,儿臣离开母后身边去了中山郡,一去就是三年多,后来回到长安,又去了罗艺军中为质,让母后伤心难过。”

“幸赖母后福泽,儿臣不但平安回来,还做了太子,也挑起了大唐未来的重担,整日在东宫学习,很少能来宫中陪伴母后,儿臣不孝,这次就让儿臣在这里住几天,和母后朝夕相处,陪伴母后左右吧!”

见李言主动要求,长孙无垢爱怜的点了点头,但想到房玄龄的担忧,又有些好奇和关心的试探道:“那你的差使怎么办?你父皇不是交给你粮草转运的事情,不耽误事情吗?”

“不耽误”

李言解释道:“疏通潼关关道的事情,已经定下了章程,儿臣派的有东宫属官在那边盯着。”

“永通渠的决口修复也是一些力气活儿,有朝庭河渠署的官吏和征招的劳役在那里。三弟被父皇撤了差后,左屯卫军群龙无首,儿臣让常胜先在那边帮忙管着,又有儿臣招的侍读每日到东宫汇报工程进度和各项困难。”

“其实儿臣除了第一天接下差使的时候去了一趟永通渠,这段时间也一直是在东宫里闲着,若是两边有什么紧急的事情,他们自然会来宫里请示的,母后不用担心。”

长孙无垢微笑着点了点头,伸手抚了抚李言的额头,又揪了揪胖脸,赞许道:“乾儿端坐东宫,运筹帷幄于于四方,这可是大智慧者方能为之,在这一点儿上,不下于伱父皇呢?”

“嗯”

李言借着长孙皇后的爱抚,将脑袋轻轻靠在母亲的腿上,享受着久违的母爱,每次待在皇后身边,李言都觉得自己的心不管有多烦燥,都能瞬间静下来,仿佛有母亲在,天大的事情都不用担心。

虽然李言也知道这是一种心理安慰,依然是无比沉迷和留恋,外面的局面不去管了,就算有天大的乱子,李言也要先将自己抽身出来,等到大乱平定后,众人的视线撤走,再慢慢根据情况再从容料理。

心里一放松,一股发自内心的疲惫感涌上心头,不一会儿,李言竟然睡着了,发出轻微的鼾声。

长孙无垢轻轻的说着家长里短,半天没听到回音,一看,儿子竟然趴在自己腿上睡着了,心里一疼,这么会儿就能睡着,说明儿子现在很是操心,心里也很累。

想想也是,大国储君岂是等闲,小小年纪就要抗起大唐的未来和无数朝臣的期待,哪儿是那么容易的,长孙皇后抚着儿子的小脸,眼中散发着无尽的慈爱。

悄然吩咐旁边站立的侍女拿来一张毯子,披在了李言身上。

就这样,李言心无旁鹜的在绮云宫里待了四五天,外面的事情一点儿也不关心,直到李世民前来探望长孙皇后的身体。

看到李言还待在这里,皱着眉头问到:“你怎么还在这里?”

“父皇,母后身体不适,儿臣放心不下,所以在这里日夜侍侯,母后的身体是大事,不能轻忽。”李言一脸委屈的解释道。

李世民神情稍霁,说道:“好了,朕看你母后也无恙了,你快出宫去吧,这几天外面发生了不少事,永通渠那边虽然工程进展不慢,却也有些变故,粮草转运的事情不能再拖了,早点修好渠道,漕运正常运转才是正事儿。”

“好吧,那儿臣这就告辞了!”

李言微微一颔首,对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行礼道:“儿臣这就出宫了,父皇母后保重身体.”

随后在父严母慈的目光中,李言退了出来。

回到东宫承恩殿里,王玄策迎了上来,脸色严肃的说道:“太子殿下,您可算回来了”

“嗯,这两天外面都有些什么事情发生,一一汇报一下!”

王玄策一脸的惊愕,疑惑的问道:“殿下,您在宫中没有听说?”

“母后病重,孤日夜不停的守侯,哪有心思去关心外面的事情?”李言摆了摆手说道。

王玄策一听,恍然的点点头,确实,外面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是大事,但相对于长孙皇后的身体,于公于私,都不算什么了。做为慢慢取代恒连,做为第一秘书的王玄策想了想,按照轻重缓急说道:“太子进宫的当天下午,皇上命右卫大将军尉迟敬德率两万在北苑的十六卫军士,直接开到了华州龙王庙永通渠工地。”

“将整个左屯卫军给邀了械,然后进行大规模的就地审问和追查?”

李言一听,略略点了点头,吴庆一暴露,旧东宫的势力浮了出来,恐怕左屯卫军会面临大清洗,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有没有说是什么原因?”

“说了,左屯卫有隐太子的余孽,意图不诡,听说龙王庙的决口,就是这些人的杰作,意在切断漕运,在京中制造缺食危机,然后伺机谋乱,左屯卫翊府中郎将就是因为发现了这一点儿,遭吴庆残忍杀害。”

王玄策解释道:“正因为卢国公怀疑儿子的真实死因,这才将吴庆的亲信绑下审问,偶然间才发现这个惊天秘密。卢国公已经太子您入宫的那天,将这人交给了皇上,在承庆殿,皇上亲自审理,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只是吴庆太过狡猾,已在前一天晚上就离开了左屯卫军,不知去向,朝庭已画影图形,发出海捕文书,官升三级,悬赏千金捉拿,堪比之前的孙达。”

李言深吸一口气,果然发展到这一步了,只是没想到吴庆竟然提前溜了。

不过想想也正常,左屯卫军不可能造反,又远在华州,只要被朝庭盯上,基本上什么也做不了。吴庆提前离开,等于切断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最明智的选择。

若是朝庭没有察觉到他的图谋,或许其他的旧东宫余孽还可以保存。

即便被发现,因为也没有造成大的破坏,加上法不责众,最多也只是踢出军伍,不至于送命的,但造反肯定是死路一条。

李言本想问常胜,但又有顾虑,于是婉转的问道:“那左屯卫军现在怎么样了?”

“回殿下,左屯卫在尉迟将军的搜察下,查出近两百与吴庆有勾结,参与到挖断永通渠的事件中。皇上震怒之下,将左屯卫中以前出身旧东宫十率的一千多人,通通拿下。”

“直接参与断渠事件中的人,已打入天牢待审,而没有直接参与的,只要与旧东宫有关系的,统统解职还乡,永不继用。皇上另外从泾州军中抽调了一千多人,补上左屯卫的人数。”

“现在左屯卫被调回京,在北苑重新整顿,不再参与修渠了,朝庭将东宫左卫率的几个番上外府调去,由常胜暂时统领,仍然继续督促永通渠的工程?”

“啊,常胜没有被抓?”李言一愣,下意识的问道。

王玄策则是有些疑惑看着李言,反问道:“殿下,常胜本来就是我们东宫的内府中郎将,和左屯卫军没有半点关系。在程怀亮殉职后,太子才暂时委任常胜帮忙在朝庭没有任命左屯卫主将的时候,管理下禁卫军,凭什么要把常胜抓起来?”

李言一怔,是啊!

常胜在中山郡开始发迹,后来又到了自己身边,然后去了云中攻打梁师都,回京担任东宫左卫率勋府中郎将和鸿胪寺卿,从表面上看,和李建成的势力没有半点关系。

李言是知道剧情的,所以下意识一直把常胜当成吴庆之流来看待,这才杞人忧天的。

再想想,即然事情发了,那吴庆也不会再白白让常胜暴露,这样连一个替他隐藏的人都没有了。

这么多天,李言有些自己吓自己了,朝中并没有人把常胜和隐太子旧部联想起来,程咬金和房玄龄就更不可能了。因为如果常胜是隐太子的人的话,李世民无论如何不敢将这么一个死仇放在自己的太子身边。

是以大家都没有怀疑,这等于是皇帝亲自为常胜的身份做了背书。

李言是灯下黑,纯粹是在用自己的视角来揣度大家,想到这里,不自觉的松了一口气。常胜无忧,那程怀亮的事情,谁也不会想到自己头上的,只是一点点动机,未免牵强附会了

摇了摇头,李言有些心累的问道:“对了,这几天孤不在,潼关关道这段时间都正常吗?”

“回殿下,一切都正常,被堵在潼关外面的漕运官粮,已在皇上的命令下,弃船行车,通过陆路往京中输运。永通渠那边也有常胜盯着,各项物质齐备,左屯卫军的事情,并没有影响到渠道的正常修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