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程咬金的试探
程咬金和夫人亲自守在灵堂,向各位来客进行答礼,不管谁来,都会短暂的交谈安慰一番。
“蜀王殿下到!”
外面一声高喊传了进来,程咬金顿时脸色垮了下来,自己儿子辅助他修渠,结果他去长安朝会,而自己儿子却出了事。
听程佑说,若不是蜀王提前叮嘱儿子准备领赏,儿子也不会在工地上就将铠甲穿得整整齐齐的,若不是这样,那儿子或许就是掉到水中,也不至于丢掉性命
而武德九年的泾州之事,也是蜀王撺掇自己儿子去做的,害的自己带着两个儿子提心吊胆的在边疆守了三四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程咬金心里对李恪将自家卷入诸王之争是有深深不满的。
李恪今天是专门向皇上请了旨,上门吊唁,好几天不见,李恪也憔悴了不少,恭恭敬敬的上完香后。
李恪来到程咬金的面前,神色沉重的说道:“程伯父,怀亮的事情都是我没照顾好…”
“…节哀顺便!”
“多谢殿下!”
程咬金面无表情的回了一礼,一幅公事公办的样子,但李恪还是很明显的感觉到了一股深深的排斥和疏离感。
李恪深知,程怀亮这一死,程咬金和蜀王府的关系恐怕也会出现不少变数了?人家儿子搭上了一条姓命,自己多少也要承担些责任的,这下非但拉拢不到程咬金这员军中重将,而且还将关系弄得更僵了。
看着程家人对自己冷淡的眼神,李恪叹了口气,他知道这种事情只有靠时间去消弭的,现在程家人都在悲伤之中,只有暂时先放一放了。
不过李恪也不是太担心,程咬金和自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武德九年的事情是两个人共同的秘密,早就将两个人栓在了一起。现在程咬金沉浸在丧子之痛的情绪里,等到这段时间过去了,自己在拉拢一下,程家还是跑不了的。
想清楚这些后,李恪没有再说什么,揖手行了一礼后,转头离开了。
到中午的时候,李言也赶了过来,他是做为太子代表李世民前来的。
若是程咬金挂了,李世民肯定要亲自前来,但只是一个小子辈儿的儿子,还不是嫡长子,就不值当皇帝亲临了。
“参见太子殿下.”
李言一进大厅,程家无论主人还是仆从侍女,所有人齐唰唰的跪倒一地,除了李言本身是储君之外,更重要的是,李言今天是代表皇帝前来的,这是莫大的荣耀。
李言脸色平静,表情严肃的上前点了三柱香,祭拜了一番。经过三个世界后,李言早已经适应了古代的生活环境,处于权力核心,对于人命也不是很在乎了,对于被自己间接弄死的程怀亮,心里没有半点儿波澜。
祭拜完毕后,刚转过身子!
“老臣参见太子殿下!”
只见程咬金推金山倒玉柱的跪了下去,不是单膝抱拳,而是双膝叩首,跪倒在地上。
李言眼神一缩,忽然感到一股危机向自己袭来,脑子迅速的思索起来。
以程咬金的地位,哪怕自己是代表皇帝,可毕竟不是皇帝,程咬金也不用行此大礼。做为太子,李言暂时是担不起这份礼遇的,由其是人家还在丧中,就是见到皇帝不跪也是情有可原的。
死者为大,这个大,可不是说说的,是有实实在在的意义的。
而程咬金这么一个从一品的老资格国公,又是军中重将,却给自己一个年幼的太子行此大礼,却显得非常的突兀。
李言心里明白,程咬金这是借着太子代表皇上上门吊唁,在为武德九年的那次事件在致歉。当然,或许还有一种更深的涵意,那就是一种试探,程咬金是在试探李言到底知不知道那次的事件真相。
李言知道,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只能装糊涂,不然,这件事就会成为两人之间的一根刺,一个不会忘记,一个也不相信对方会忘记,久而久之,程咬金就会慢慢走到自己的敌对面,甚至成为死敌。
即然化解不了,不如把你干掉,也算解决了问题!
这个道理,李言岂能不知,所以他不能承认,也不能让程咬金知道自己了解内情,不然程怀亮的事情就有可能和自己扯上关系。
众多的想法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李言手上却没有丝毫停顿,见状连忙一脸慌恐的上前搀起程咬金:“卢国公,万万不可,孤只是代父皇前来,他们跪一跪就算了。老将军是大唐的功臣,在父皇面前都被礼遇的,怎么能给我一个小辈行这么大的礼呢?”
“承乾实在是承担不起,快快起来!”
李言又招呼着厅内的其他人:“大家都起来吧,今日情况特殊,不必多礼了”说完后,李言控制着表情,稍显热切的拉着程咬金的手一脸遗憾的说道:“说来,不久前,怀亮兄升任左屯卫翊府中郎将一职,孤还在父皇面前为他说过几句话呢?”
“要不然,蜀王绥州一行,恐怕最后就会被父皇赏赐五百封户了。”
说完李言瞟了瞟程咬金,颇有些邀功卖好的说道:“原本孤还想着,以后常和怀亮兄来往来往,我们大家都是年轻人,怀亮和蜀王的关系虽好,但也不影响多交些朋友嘛?”
“谁知,最近这手头上的事情稍微忙了一些,再见到怀亮兄,已经是天人永隔了。怀亮兄年纪轻轻,就遭此厄难,说来也怪我那三弟,蜀王若是多上些心,或许就不会出这样的意外了。”
“我大唐痛失一位冉冉升起的名将,真是天妒英材啊!”
说完,一脸期待的看着程咬金。
程咬金深深的看了李言一眼,拱手道:“这些事情,犬子也告诉过我了,我本来还打算着,回京了带犬子专程上门去谢谢殿下,谁知就出了这样的意外。不过怀亮是为修永通渠殉职的,皇上也追封了平原候爵位,在忠列祠中永享供奉,殿下就不必难过了!”
李言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看到程咬金夫人身边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问道:“伯父,这是你的幼子吧,孤看着颇为机灵可爱,还在念书吧?”
程咬金连忙回答道:“殿下好眼力,这正是老夫的幼子程怀弼,今年十一岁,府里专门请的有私孰老师,整日教导。”
“嗯,这孩子们学习,可需要一个好的环境。”
李言语带暗示的说道:“孤以前不爱渎书,后来在东宫招了不少同龄的侍读,后来就觉得渎书有趣儿了,就连父皇和母后都夸孤进步蜚浅呢?”
说完,眼神烁烁的看着程咬金夫妇,李言的意思很明确,可将怀弼送入东宫学习,就连程夫人都听懂了太子的言下之意,只是她是妇道人家,自从李言出现后,除了行礼一句话也没说过。
这样的大事,更是要由程咬金来做主的,于是一脸征询的看着程咬金。
“太子殿下龙子凤孙,天姿聪疑,犬子哪能比得了?”
程咬金自然明白太子的拉拢之意,犹豫了一下,还是婉转的拒绝了:“不过,殿下所言及是,臣家中也有不少族中子弟,一块渎书,每天一群孩子的朗朗之声,让臣这不学无术的人,听到也觉得是那么回事儿呢!”
“哦,这就好”
李言略微尴尬的看了几人一眼,咂了咂嘴,将脸上的笑容一收,板着脸说道:“今日孤带父皇来看望将军,已经父皇的心意带到,国公家里事务烦忙,还要接待宾客,孤就不打扰了.”
说完,就准备离去,程咬金连忙道:“多谢陛下隆恩,多谢殿下挂念,殿下慢些走,臣恭送殿下!”
随后程咬金亲自将李言送出了府门,看着李言骑上马离去,这才如逝重负的松了口气,好像从灵魂上彻底的放松了下来。
李言猜测的没错,程咬金前恭后踞,就是在试探李言。
但李言的表现,和程咬金所了解的一样,敦实木讷,略显呆板,当着程怀亮的灵堂上,就开始挑拨离间,卖好拉拢程咬金,丝毫不顾场合,不加掩饰。
并且不断的暗示可以将幼子送入东宫,从此大家关系更进一步。
在程咬金拒绝后,马上就板下了脸,如此喜怒形于色,将意图展示在脸上。称呼从卢国公到将军,从将军再到伯父,再回到将军国公,将一个浮燥肤浅,心无城俯,急功近利的莽撞少年表现的淋漓尽致,
难怪怀亮一直说太子禀性愚弩,胆小懦弱,恐不当社稷,不如蜀王英明睿智,武略超群,未来这天下必然是蜀王的。
今日一见,程咬金彻底放下了心,这样一个资质平平的太子,万不可能瞒天过海,将自己儿子悄无声息的除掉而不露任何线索,让满朝智慧超群的重臣们都察觉不到一点儿痕迹。
刚刚从一进门,程咬金全程都在关注着李言,从头到尾,包括眼神在内,李言没有露出一点儿异样。
程咬金自信,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做了这样的事情,瞒不过自己的眼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