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收服权万纪三
“啊等一等.”
见到李言真的要走,权万纪着急了,如今自己落罪,眼看蜀王对自己弃之不顾。若是太子再离开了,那真的没了着落,最后夺职罢官,充军发配也未可知。
父亲一生的精力都消耗在自己身上,封德彝已死,家中在官场上也没有了资源,而且父母年事已高,在老家修养,若是得此大耗,如何能够承受,家族还要靠自己来撑着的。
权万纪转念一想,其实这样也不是不可以,那常何不就是二五仔出身吗,玄武门一役,有拥立扶保之功,如今被皇帝信任,执掌禁卫军大权,在朝中无人敢小觑。
而且这样明面上有蜀王照应,暗地里有太子支持,等于朝中两方大势力都是自己的靠山,而太子为了让自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肯定会明里暗里的帮助,不但可以摆脱现在的牢狱之灾,而且还可在朝中青云直上,简直有百利而无一害!
不管怎么样,权万纪要增加自己的利用价值!
至于未来的事情,到时候太子继承大统,自己做为亲信被重用,谁敢说自己是个小人。
嗯,就是这么办?
瞬息之间,权万纪完成了心理建设,然后郑重的往地上一跪,神情庄重的说道:“太子殿下这么看重万纪,如此褒奖,不惜半夜亲来牢房探望,蒙殿下不弃,臣权万纪,愿拜入太子门下,从此鞍前马后,赴汤蹈火。”
说完,郑重其事的一个头磕了下去!
李言微微一笑,脸上浮现一股得计的神色,然后连忙上前两步,搀扶起权万纪,神情激动的说道:“我得万纪,如刘玄德得孔明关云长,大事无忧矣!”
权万纪心里也算放了下来,不管怎么样,太子亲自来请,又力邀诚聘,有了这份恩遇,以后私下再传些情报,等到太子登基后,自已就是潜邸从龙之臣,荣华富贵是确保无疑的。
李言拉着权万纪重新落坐,然后说道:“只是暂时委屈先生要再去侍候李恪了,不能朝夕得闻先生教诲,承乾遗憾啊,只是为了大业,只能忍痛割爱了?”
李言说完一番油光水滑的心声后,一脸期待的看着权万纪。
权万纪心里一痛,太子嘴上好话不断,左一句国士,右一句先生的,怎么听都是极为尊崇自己,可却豪不犹豫的就让自己去做二五仔,让自己之前风云际会的心态早就消散无踪了。
但此时太子就是自己的救命稻草,就算太子利用自己,那自己不也可以利用他吗?
就怕自己没用,然后被各大势力所抛弃!离开权力核心的后果,权万纪并不想体会。
“太子殿下千万别这么说,能为殿下效力,是万纪求之不得的事情。”
即然决定了,权万纪就不再犹豫,不管怎么样,先离开牢笼再说,以后自己两边押注,一明一暗,不管谁最后继位,都少不了自己的功劳。
打定了主意后,权万纪又开始努力维护两人之间的关系,增加自己的重要性,一脸诚恳的说道:“其实殿下考虑的比臣更加妥当,臣虽然也想去东宫侍候殿下,但若是臣真的去了东宫,就成了普通的臣子,这样的官员东宫很多,也帮不上殿下的什么忙?”
“反而潜伏到李恪身边,不但十分符合当前的局势,而且在关键时刻能起到奇效。有了臣在蜀王府的暗中帮助,殿下必然能打败蜀王,稳固东宫之位,能为殿下的大业尽绵薄之力,臣死亦甘心。”
“好,孤果然没看错先生,先生忠勇无双,令人敬佩!”
李言毫不吝惜的展示着自己的欣赏之意,至于权万纪在打什么主意,做为当了十多年的卧底,他又怎么能不知道呢?
无非就是两边押宝,左右逢源。
但李言又怎么会这么轻易就相信权万纪呢?
大概权万纪不知道有样东西叫投名状吧?
没有投名状,一切都是白搭。
于是李言开始询问道:“即然万纪你现在已是自己人了,那孤就不见外了,你常在蜀王身边,可知道蜀王做过哪些悖逆之事,或者对孤不利的事情?”
呃.
权万纪没想到太子小小年纪,竟然知道要拿些把柄,他知道个时候,一定要露出些东西,而且还要有价值的,不然让太子觉察出自己只是权谊之计,恐怕会厌恶自己。
而做二五仔的,取信于东家是必须的,只要让东家稍有怀疑自己的忠诚,那自己就有可能落个里外不是人,两边抛弃的下场。
现在只有死死抓住太子这条线了,不然恐怕两边踏空,彻底的没救了!
想到这次自己替李恪办事,出了事儿对方连提前告知一声都没有,朝堂上更是不为自己求情,若说顾忌皇上,自己都被关入大理寺好几天了,不管不闻的,也不来看看自己,就算派个下人来宽宽自己的心也好啊?
这分别是把自己当做祸乱之源,唯恐避之及了,一想到这里,权万纪对李恪也是心中暗恨,心里涌起浓浓的报复之意。这些天皇贵胄视自己如草芥,恐怕没想到自己这样的小人物也有可以决定他们这些金枝玉叶的时候吧…
既然蜀王对自己不仁,就不要怪自己不义了。
略一踌躇,权万纪为自己出卖李恪找到了心理依据,一咬牙说道:“殿下有所不知,李恪此人确有谋取东宫之念,他常常一个人在府中喝酒,不但极力贬低殿下,说殿下是个无能之辈,而且还厚颜无耻的往自己脸上贴金,他常常自比秦皇汉武,说自己才华如何如何出众,武略如何如何超群。”
“一身的才智却因为出身不好,只能做个陪衬,话里话外,不但对殿下,而且对圣上都有抵毁不满之意啊!”
嘶.
李言不是惊叹于李恪做了这些,而是惊诧于权万纪果然像剧中展现的那样是个小人,不但贪财好色,而且一肚子坏水。
这才刚刚投向自己,就开始进谗言,将李恪的底都给翻了出来,李言神色凝重,一边点头鼓励,一边在心中暗暗警惕,自己身边可不能有这样的人,一定要小心小人啊!
“嗯,还有呢?”
权万纪一愣,这些还不够啊,就光这几句话,传到圣上耳朵里,蜀王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有夺嫡的机会和可能了?
见李言一脸的期待,想到自己即然已经说了,为了取信太子,就开始翻旧帐,虽然屋内无人。
权万纪依然小心的打量了一下四周,然后说道:“殿下有所不知,武德九年的时候,突厥大军压境,百官为江山长远计,祈求皇上立太子,皇上招当时还是中山郡王的殿下,还有长沙郡王的李恪紧急回京,欲择一立为太子”
说到这里,仿佛当时发生的事情,让权万纪都感到害怕,有些胆怯的看了看李言,停了下来。
李言听到这里,神情一震,果然,听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当时权万纪是封德彝的亲信,必然知道一些内情。
于是目光烁烁、一脸凝重的看着对方,沉声道:“说下去”
权万纪脸色紧张,咽了口唾沫说道:“封德彝当时为了让杨妃之后李恪被立为储君,曾经偷偷派人伪装成南下劫掠的突厥人,在殿下回京的潼关附近埋伏,意图将殿下除去,为李恪的上位扫清障碍。”
看到李言脸色阴沉,权万纪连忙撇清自己,随后加上了一句:“这也是臣在偶然的机会,才知道的,因为事关重大,又口说无凭,而臣当时又有私心,看在封德彝对臣有恩的份上,就选择了隐瞒。”
“殿下,臣有罪.”
“不,万纪,你非但无罪,反而有功,伱能将这些内情告诉我,足见你对我是真心投靠,我心甚慰啊!”
李言摇了摇头,随后说道:“可那时候李恪也还在回京的路上,这事儿是封德彝干的,也牵连不到李恪的身上,而且,现在封德彝也死了,再追究他也没什么意义了,皇上圣明,也不会去剖棺戮尸、挫骨扬灰的。”
“孤要知道的是李恪,他有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僭越举动?”
看到权万纪有些犹疑,李言安抚道:“万纪,你也是聪明人,孤和你说实话,李恪只是自己觉得他有机会,实则他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丝当储君的可能。”
一句话出口,权万纪顿时一脸的愕然,不可置信的看着李言。
李言缓缓说道:“按传统礼法,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长孙皇后嫡子就有三个,就算他侥幸击败了本太子,还有魏王李泰,晋王李治,只有三个嫡子都不堪大任,才轮得到庶出的亲王。”
“而玄武门之变后,父皇也是绝对不会再允许武力夺位,这最后一条李恪能走的路,也被堵死了,而且他还有前隋杨氏的血脉,若是他当位,那朝中背弃,甚至推翻前隋的文臣武将们,谁还能睡得着觉?”
这时,权万纪驳斥道:“可蜀王虽有杨氏血脉,但他更是李氏之子,怎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