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8章 即生瑜何生亮

蜀王府的门房都认识这个王爷的自己人,连通报没有就将岑文本放了进去,岑文本顺着廊道来到后院,在一处风景如画的水榭边儿上,看到了正和权万纪喝茶聊天的蜀王李恪。

“殿下不知道,现在市井上都在传扬着殿下智斗颉利的风彩,大家都说,王爷比东边那位强多了,我大唐出了王爷这条好汉,以后可算是有指望了,呵呵呵.”一个穿着绯红色衣袍的肥胖官员,凑在李恪面前,眉飞色舞的说着外面的情形。

李恪脸上露出微微得意的笑容,伸手拍了拍权万纪的肩膀,夸奖道:“哈哈哈,万纪,这件事干得不错,多亏了你。”

“不然,本王还不知道,这和突厥谈判一事,都过去了,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好处?”

“那是,现在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殿下的声望大涨,谁不知道殿下的英明神武,哪是那个坐在东宫里靠拍皇上马屁的太子爷能比得了的”

两人正说笑着,远远看到身穿紫袍的岑文本走来,连忙收了嘻笑的状态,一脸的正色。

岑文本上前一礼:“臣参见蜀王殿下。”

“哦,岑大人来了,不必多礼。”

李恪心情愉悦,将手一抬:“岑大人快起来吧,今天都这么晚了,岑大人怎么还有空来我这里?”

“臣来是有公务的,传皇上的圣旨。”

岑文本说完,径直走向北面,面南而立,将衣袖中的圣旨拿出来端在手中,肃声道:“蜀王接旨。”

李恪连忙起身,整了下衣冠,和权万纪一起走到南面恭敬的跪伏于地:“儿臣李恪接旨。”

“河水暴涨,永通渠被冲垮,水位下降,致使粮船无法到京,边军和京师的粮草转运大受影响,令蜀王李恪,调左屯卫五千兵士,征发役丁,尽快修复水渠,钦此。”

“儿臣李恪,领旨谢恩!”李恪恭恭敬敬的叩了三个头,伸出手将圣旨接过。

随后站起身,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问道:“多谢先生,这一定是先生为我争取到的差使吧?不瞒先生,绥州一行之后,本王觉得混身有用不完的劲儿,总想为朝庭做些贡献。”

“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这些天在府里闲得都天天调鱼喝茶了,这下好了,又有本王的用武之地了,父皇是不是让儿臣负责边军粮草的转运。”

权万纪也在一边说着恭维话:“是啊,王爷一身的本事,朝庭也不能因为怕王爷风头太盛而刻意冷落王爷啊?”

“谁叫别的皇子自己不行呢?王爷本事大那能怪谁,我看这真要论到做实事儿,还是要看王爷的,不是在皇上面前耍耍嘴皮子,邀邀宠就可以的.”

李恪被这个无声的马屁拍的混头转像的,显然很是受用,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很明显,所谓的别的皇子,三人都知道说的是谁!

岑文本却是没有附合,脸上也没有露出得意的笑容,反而微微皱了皱眉头,显得权万纪的口无摭拦和蜀王的安然受之,让他心里有些不太舒服,太过轻浮了。

但想到李恪蜀王的身份,岑文本也没去纠正,而是将刚刚承庆殿的事情一说,然后劝道:“这明显是皇上觉得王爷的风头盖过太子了,所以才用这个差使来推一推太子。”

“但太子也不知道哪个筋搭错了,竟然要往王爷头上推。”

“最后在太子的推诿下,皇上还是让太子负责粮草总负责,而王爷只是负责永通渠的修缮工程。”

“哼!”

李恪顿时脸色板了下来,不忿的说道:“我看他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担不了这么大的重担,所以才想往外推。不过父皇也太偏心了,他难道不知道,把一个懦弱无能的太子硬扶上去,是对大唐的江山社稷不负责任吗?”

“就是!”

“他哪儿是筋搭错了,这正是他无能愚笨的体现,一向都是这个水平。”

权万纪看到李恪毫无顾忌的贬低着太子,也附合的说着风凉话儿:“皇上这分明是让王爷给太子抬轿子,苦活累活脏活都让王爷干,而最后坐享其成的却是他。”

“王爷,这吃哑巴亏的事儿咱们不干,要不就把粮草转运的总调度一块儿交给王爷。要不就把这永通渠的硬骨头交给太子,臣看他最后搞成一团糟,弄得怡笑大方,还怎么向皇上交待?”

李恪还没说话,岑文本断然否决道:“不可,殿下,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前段时间因绥州谈判一事,殿下的风头已经盖过了太子,后来太子不以为杵,不但在皇上面前,替王爷推了那三百户的封赐。”

“而且还将殿下梦寐以求的左屯卫翊府中郎将一职推荐了程怀亮担任,太子这是多大的胸怀啊!”“刚刚在承庆殿,臣看得很清楚,皇上硬要把这差给交给太子,是太子一句‘兄弟同心’打动了皇上。皇上一时心软,才将对王爷的介蒂放下,硬让要太子负责,就是看重了太子友爱兄弟的一片仁慈之心。”

岑文本苦口婆心的劝道:“不管太子能力如何,你说他笨也好,傻也罢,但他对殿下的一片爱护之心,臣是不会看错的,满朝文武更是有目共睹。”

“借着这个机会,殿下一定要踏踏实实的辅助太子,将这件差使给办好。”

看到权万纪一脸的不认同,再要说话的时候,岑文本继续说道:“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所谓的疏通漕运,最主要的就是修复永通渠,太子干的是轻松活儿,而殿下做的才是苦差使。”

“唯其如此,殿下才更应感念太子的情谊,将这件事情做好。”

“到时候,太子是第一功,而殿下更是功不可没,即立了功向朝庭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还向皇上表达了尊敬兄长之意。”

“殿下,皇上自玄武门之变后,非常看重皇子们之间的团结友爱,若是在太子百般退让、一心维护的情况下,你还要继续针对太子,和他对着干,非要把太子给挤下来,那皇上能容下伱吗?”

“朝庭百官会接受一个锋芒毕露,以弟凌兄的王爷吗?”

“总之,这一次,事情做好了,殿下要把功劳推给太子,要是出了任何问题,殿下要自己将罪责给担起来,不能连累到太子,以显示王爷尊敬兄长的情谊。而挤兑太子的事情,只能私下干,决不能放在大庭广众之下”

“这太不公平了,天下哪有这个道理?”

权万纪顿时不满的说道:“要是做好了,功劳是太子的,而出了事,罪责却要打到王爷身上?”

而李恪却是听得心里一震,很明显,岑文本的最后一番话打动了李恪,李恪豁然一惊,不以为然的神情顿时一收,正色给岑文本行了一礼:“多谢先生提醒,小王迷失在最近的春风得意中,差点犯了大错。”

“想我那便宜哥哥真是狡猾啊?”

“处处在父皇和朝臣面前表现仁义,这人能力不怎么强,心计还是挺深的,差点儿被他糊弄过去了,不就是演戏吗?谁不会啊?小王演起兄友弟恭的戏码也不会比他差?”

“万纪,我们都照着先生的吩咐做,到时候是功是过,谁功谁过,满朝文武和父皇自然心里会有数。先生这才是大智慧,让小王即立功,又赢得圣心啊!”

权万纪听到这里,也是会心的一笑,无条件附合赞道:“殿下所言及是,在做实事上,他赢不了殿下,在耍心眼儿演戏邀宠上,更不会是殿下的对手。即生瑜,何生亮,怪只怪他运气不好,和殿下生到了一个时代.”

“哈哈哈,万纪,有些事心里明白即可,不要说出来吗?影响团结.”李恪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明显很是认可权万纪的说法儿。

权万纪装做一脸失言的样子,馋着脸轻浮的说道:“殿下教训的是,万纪失言了,万纪以后一定要主动维护太子的尊严,不让别人发现他无能的一面。”

“哈哈哈哈.”

李恪和权万纪两人一唱一喝的,将太子给贬得一无是处。

岑文本一愣,随后心里浮上一股苦涩之意,一个处处维护,一个时时算计,这蜀王真的适合做储君吗?

岑文本心乱如麻,总觉得蜀王的心胸还是有些比不上太子,但事已至此,连皇上都将自己划到了蜀王这一边儿,在封德彝故去之后,皇上更是大力将提拔自己坐到了正三品的中书侍郎的位置,参与机枢。

岑文本明白,这一方面是自己确实有才能,但朝中有才望的大臣们不知道有多少,而自己能做到这么重要的位置,何尝不是因为自己顶替了封德彝的位置,代表了蜀王一脉。

皇上出于权力平衡的需要,才将自己提了起来,而且接手了原来封德彝在朝中的力量,擎起蜀王一系的大旗。

还有宁心宫里的杨妃娘娘明里暗里的关照,现在岑文本只是心里祈求太子真的像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愚鲁憨直,而不是他内心深处想得另外一种可能,大智若愚。

因为若是真的后者,那太子的心计就太可怕了,自己能战胜那样的对手吗?

在岑文本看来,太子虽名声不是太嘉,但并未犯下大错,在恭孝父母,友爱兄弟上面,更是表现得十分到位。

虽然能力不显,但朝中却没有强烈的要求换太子的呼声,而且现在太子还小,和蜀王一样,都才十二三岁,还有的是机会学习进步,只要太子以后稍稍习得一些政治手腕。

那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的储君,就会稳如泰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