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4章 春雨楼

三人刚一脚跨入大门,一阵人声鼎沸的气息扑面而来,茶楼的一层有一个大厅,摆满了桌子,几乎坐满了喝茶的人,熙熙攘攘的人群各聚一团,生、胶枣、榛子、栗子等果脯与蜜饯在店小二的穿流中不断的送上各处桌子。

“.宫中士卒侍女死者不计其数,犬戎在京中大肆嫖掠数月,这一段就是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锋火戏诸侯的故事”一个豪迈激昂,极具穿透力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

李言一愣,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心里一乐,终于找到地方了。

只见大厅的左侧有一个小型的戏台子,上面有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者正在说书,下面除了几张桌子都坐满了人外,外面还站了一群闲人,里三层外三层围,密密麻麻的围拢着,正津津有味的听着。

门口接待的小二见到李言三人进门,眼前一亮,胳膊上搭拉着布巾,穿腰躬背的上前殷勤招呼着:“三位公子里面儿请,楼上有雅座,下面有桌子,几位想用点儿什么?”

李言打眼一扫,二楼的走廊上沿着栏杆摆了一溜桌子,坐在上面可以俯视整个大厅,也能看到左边的说书人,顿时吩咐道:“给我们在二楼找一个张桌子,要能看到整个大厅的。”

“好嘞,几位公子里面儿请?”小二在前方引路,三个穿过人群,上了二楼。

等到三人落坐,小二拿下胳膊上的布巾将本就干净的桌子擦了又擦,一边招呼着:“几位客官要用点儿什么,我们这里不但有各种各样的茶水,马奶,点心,还有羊肉汤胡饼,应有尽有.”

李言微微一笑没有说话,王玄策当即接口道:“三碗上好的探春,然后将干果密饯上个几盘,让你们掌柜看着上,那些不好的东西就不要往我们这儿拿了,要是碜了公子爷的牙,当心你们的店铺。”

呃.

唐时人们喝的茶有散茶、粗茶、末茶、饼茶等四种主要的茶类,根据鲜叶嫩度不同将散茶分为‘芽茶’和‘叶茶’两类。芽茶采幼嫩芽叶制成,如探春、先春、紫笋、拣芽等;

叶茶采用开面芽叶制成,如雨前、白茶、青茶等。

干果密饯也分档次,上等的都是在时令季节挑最好的水果精心制做而成,而下等的不但水果不新鲜,而且制作手段粗糙,还有可能混有沙子等,吃起来要特别小心,说不定就硌的牙疼。

小二神情一紧,看到面前这位小哥颐指气使,一幅混不在意的样子,更多了加几分小心,春雨楼能在东市的繁华之地开这么大一栋茶楼,身后也不是没有背景的。

但对面这三位小爷儿一看就知道是第一次来,却这么大的口气,想来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就是朝中达官显贵的公子哥儿,但土包子明显不敢来春雨楼撒野,抱着小心使得万年船的想法。

小二应了一声,忙下去安排了。

过了一会儿,三碗茶热腾腾的和几个果盘茶摆上,王玄策挥了挥手,小二退了下去。

三人边聊边看着这幅市井的热闹生活,只听的下面的一阵哄然吆喝声:“再来一段?”

“继续说啊,这才什么时辰,老郭头儿,再来一段儿”

只见下面大厅台子上说书的老者,拿起桌上的布巾擦了擦额上的汗水,看着人们打赏送上来的铜钱和银角子,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众位官官别急啊?”

“容小老儿喝口茶,润润嗓子,再给大家说一段儿更精彩的。”

在众人的催促下,老郭头儿慢条撕理的将桌上的茶碗端起来,咕嘟咕嘟喝了个底朝天,下面一个小徒弟连忙上来将布巾换了,再沏上一满碗,退了下去。

老郭头儿见大家伙儿都眼巴巴的瞧着自己,脸上微微一笑,眼珠一转,拿起小棒,动作利索的往面前的小鼓上一敲,‘梆’的一声脆响,场面顿时安静下来。

老郭头微微一笑,说道:“让各位客官久等了,现在我给大家说一段书,表一表蜀王智斗颉利,救回绥州三万百姓的故事。”

“话说那一日,蜀王做为我大唐的使节,前往胡营,面见颉利,蜀王来到颉利的牙帐之前”

“.面对突厥大将执失思力的挑衅,只见蜀王不慌不忙,拉起一张铁胎弓,啪的一松手,空中嗖的一声,你们猜怎么着?空中落下一个什么东西?”

见众人都好奇的看着自己,老郭头儿钓足了众人的胃口,语调低沉而缓慢的说道:“只见一个漆黑的物件‘嘭’的一声,砸到了众人面前,吓了执失思力一跳,众人打眼一瞧。”

“嚯,原来是一只大雕啊!”

“好”

人群中有人振奋的高喊一声:“蜀王真英雄也,真是大涨我大唐的威风,灭了颉利的嚣张气焰。”

其他人也纷纷跟着哄闹也来,赞美奉承之词不绝于耳。

“不错,蜀王好样的,真不愧是龙子凤孙啊!”其中一个穿着紫色衣袍尖嘴猴腮的人大声的附合道:“要说这蜀王,那可真是少年英雄啊!”

“这普天下,除了皇上,就没人敢跟颉利叫板了,可是他哪?硬是把那个魔头给玩儿了一个晕头转像,颉利为祸多年,出了这么一条汉子,咱们大唐百姓,可算是有指望了。”

“哎,伱这话说的不错,我隔壁的嫂子的表弟的侄子他大外甥在永昌坊做蜀王府的厨子,他和我说过,蜀王有异相,能成大事,今儿听了这么一段儿,那人说的不错。”刚刚在群中叫好的中年人大声回应着。

中年人说完,左右瞧瞧,一幅鬼鬼祟祟的样子,伸手往东边指了指,神神秘秘的对着围观听书一脸好奇的众人说道:“我看那,这当今的,还差着远呢?”

众人正疑惑这人说的‘当今’是什么意思的时候,紫袍青年好奇的问道:“我看不对吧,这当今的太子爷,还比不了普通王爷吗?”

哦.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中年人说的当今那一位,原来指的是当今太子爷啊!

“你知道什么啊?”

中年人一幅熟知内情的样子:“这当今太子,据说是位孝子,可是论本事呢,跟人家蜀王比起来,那还差一大截儿。”

“算了,算了,别说了,万一传到太子爷耳朵里,他收抬颉利不行,可要收拾咱们这些小民百姓,那还不是轻轻松松的。”紫袍青年人看似在为太子说话,更是变相的暗示太子是个费物,胆小懦弱,只敢窝里斗。

而这一慕也落到了头顶上的李言三人的耳朵里,王玄策顿时脸色阴沉了下来,而薛仕贵更是怒不可遏,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公子,这些人太过份了,我这就下去收拾他们。”

“慢着”

身边两个属下义愤填膺,但李言却是好整以暇,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瞧了一眼愤怒的薛仕贵:“稍安勿燥,我让你去收拾他们了吗?这里这么多人,要是闹腾起来怎么办?”

见薛仁贵怒气汹汹的,李言微笑的摇了摇头,转过来问道:“玄策,你怎么看?”

王玄策的愤怒明显流于表面,此时见到李言并未发怒,收敛了故作愤然的神情,略一思索说道:“公子,我看这不是偶然的,这些说书的和泡茶馆的,谁没事儿去议论天皇贵胄啊?”

“不管是功是过,皇家血脉都不是这些小老百姓敢挂在嘴边的?”

“我看,这必然是有人暗中指示,引导舆论,说不定就是那蜀王安排的?”

看到王玄策小声的说着,薛仁贵也冷静了下来,若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自己能压制得好的。

李言赞赏看了一眼王玄策,不愧是未来一人灭一国的人,头脑灵活,智谋过人。

李言微微点了点头:“那你说,该怎么办呢?”

“公子,这里大庭广众之下,若是去找他们理论,反而会被他们胡搅瞒缠,到时候再传出公子心胸狭义,容不下人,那就更不好了。”

说到这里,王玄策看了一眼满脸惭愧的薛仁贵:“不如派人盯着这几个人,看看他们的落脚点儿,然后再抓起来,询问他们背后有无人指使,就算没有,也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嗯”

李言点了点头,看了薛仁贵一眼,吩咐道:“仁贵,派人去盯着那个说书的,还有那个中年人和穿紫袍的年轻人,这三个人给我盯住了,看看他们的落脚点。”

“但不要惊动他们,没有我的命令,绝对不准轻举妄动。”

“是,公子!”

薛仁贵悄悄下了楼,外面就有侍卫可以随时调动。

而王玄策听到这里,却是脸上微微一怔,太子的命令听取了自己一半的建议,然后又专门叮嘱不让动,太子这是什么意思呢?看到李言吩咐完,就开始安静的喝着茶,一幅胸有成竹,并没有给自己解释的意思。

王玄策顿时思索起来,脑子疯狂的转动起来,过了一会儿,王玄策眼前一亮,脸上一片激动的神色,低声说道:“公子,我有一个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