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574章 一老一小,两个不要脸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4章 一老一小,两个不要脸的

第574章 一老一小,两个不要脸的

“回皇上,此事实在是太过为难?”

岑文本嗫嚅的说道:“如若让柱国之臣持节出使,便会长了颉利的志气,伤了大唐的体面,若是让一般的官员去,则是难觅这样纵横捭阖的人才,而且职位低了,颉利也不会接受。”

“皇上圣明烛照,这个人选,还是由皇上亲自选定吧?”

一番话说的众臣都是暗暗鄙视不已,就连岑文本自己也有些脸色羞惭,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看皇上。

“哦,这就是你替朕拿的主意啊?”

李世民噬笑一声,对着满朝文武斥责道:“你们呢,怎么都不吭声了?平日里高居庙堂,吃着朝廷的俸禄,满口的忠孝仁义,到现在怎么都成木头菩萨,封上口了?”

“上次罗艺造反,朕才十岁的儿子挺身而出,去做人质,才争取到时间,暂时稳住了罗艺。现在只是一趟普通的出使,难道又要让朕才刚刚成年的儿子去冒险吗?”

“皇上,臣等有罪”

文武百官顿时呼啦啦跪下一片,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打着法不责众的主意。

后面的长孙无忌则是暗暗的瞟了李言一眼,心里偷偷点了个赞,不管是皇上还是朝廷,肯定不会让李言一个太子去出使的,那样满朝的文武还有脸吗?

但李言此时挺身而出,不但显示了忠义,而且将了其他臣子一军。

外甥什么时候这么机灵了,这个度把握的恰到好处.

此时李言身边的李恪嫉妒的看了李言一眼,忿忿不平,站起来说道:“父皇,儿臣愿替父皇分忧,去出使突厥,和颉利谈判。”

唔.

顿时群臣偷眼看了过来,不少人心里偷偷的松了一口气。

岑文本心里则是焦急的责怪道:‘我的小王爷啊,太子出来明摆着是做做样子的,皇上不可能准许的,但你就不一样了?同样的招数他能用,伱不能用啊?”

“你不是储君,在众臣都推委的时候,皇上很有可能顺水推舟,这危险的差使就落到你的头上了啊?’

“不可!”

李言一脸的着急,连忙劝阻道:“父皇,三弟报国心切,心情可以理解,可他毕竟年幼无知,不谙事世,更不知这里面的凶险。颉利者,残忍暴虐之徒,若三弟去见他,那不是羊入虎口吗?万一颉利将三弟扣押下来,那岂不是有生命危险!”

岑文本听到有人劝阻本来心中暗喜,结果一看,是李言在站出来维护李恪,顿时一颗心又沉了下去,无声的叹息一声,太子实在是太精明了,他的表现可圈可点,毫无瑕疵。

再看看一脸义气用事的蜀王,岑文本自己都觉得,根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

而李恪则是心中肺都要气炸了,李言口口声声自己年幼无知、不谙事世、不知凶险,将自己都给贬的一无是处了。

“哦?”

李世民本也没想着让自己儿子去,此时看到长子出来护着次子,也是大感兴趣的问道:“太子,即然你知道危险,那为什么刚刚又抢着前去呢?”

“父皇,儿臣是兄长,遇到危险的事情,理应冲在最前,护着弟弟们。那次去燕辽军中做质子是如此,这次亦是如此,有兄不让弟上前,这才是儿臣做为兄长应该做的。”

李言稚嫩的声音在太极殿上空回荡着:“若是儿臣这个长兄不在,那才轮得到三弟站出来,自古长幼有序,不光是在享受好处上,更多的是在承担责任上。”

“父皇立了儿臣为太子,给了儿臣天大的荣耀,那么儿臣就要努力的撑起一片天,事事都替弟弟们担起来。”

李言的一番话,将兄友弟恭表达的淋漓尽致,不但李世民听了非常满意,就连朝中众臣都觉得太子实在是敦厚仁义,温良谦让,真不愧是太子,诸王之典范。

于是纷纷赞叹起来

但李恪却听得怒火万丈,若是这样下去,自己岂不是永无出头之日,不加思索之下,兀自站了出来,挺着脖子说道:“父皇,太子之前在罗艺反判的时候,挺身而出,实在让臣弟感动,但如今大哥身为太子不能轻易犯险。”

“儿臣身为次子,也要为弟弟们做表率,也不能老是躲在父皇和太子的羽翼之下,享受太平,现在国家需要我出来做些什么的时候了,儿臣觉得也应该站出来,不经风雨,恐难成人。”

“何况这次儿臣是去出使,代表的是大唐,颉利虽然残暴,谅他也不会将儿臣怎么样的。还请父皇允准儿臣所请,派儿臣出差突厥,去救回被颉利掳去的三万绥州父老。”

李世民看着次子一脸坚毅的样子,想了想,随后缓缓的点了点头:“我儿壮哉,即然如此,父皇就给你这一次机会,由你代表大唐和突厥谈判。”

“多谢父皇!”

李恪听到李世民同意,得意的看了一眼李言。

李言神情严肃,实则心里暗暗摇头,若是自己把对面这个小屁孩儿当成对手,那以后还混个屁啊?

李世民落实此事后,脸色不豫看了看满朝堂的文武官员。玛的,都是废物!

关键时刻,满朝的公卿竟然没一个敢站出来的,还是要看自己儿子的,李世民又是骄傲自豪,又是恼怒气愤,哼了一声,甩给众人一个冷脸色,直接离去了

散朝后,百官陆陆续续的往宫外走,岑文本自去追李恪,而长孙无忌则是拉着李言,不断的赞叹道:“承乾,第一次上朝,就有这样的表现,真的不错。”

“你没听到,刚刚不少大臣都在夸赞你有长兄之风呢?”

“嘿嘿,舅舅,这不都是跟您老学的吗”

李言眼珠一转,不管怎么说,有情有义的人设还是要保留的,于是正色说道:“舅父,范兴的事儿,你也知道,我不方便出面,这事儿还要落到您老身上。”

“父皇那边,你还是替我尽量求求情,饶范兴一命,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人活着,哪怕落上充军发配的,以后都有转寰的余地。”

“哎”

提起范兴,长孙无忌表情顿时沉重下来,缓缓点了点头:“你放心,范兴是我保举给皇上的,我会尽力替他争取的。不过,这事儿,你就别参和了,也别抱太大希望,尽人事听天命吧!”

“范兴是自己走到了一条死路上啊?”

两人神情都是凝重不已,半响没有说话。

走了一阵,李言摇了摇头,问道:“舅父,这不是出宫的路啊?你这是去哪呢?”

长孙无忌左右看看,四处无人,于是压低声音说道:“还不是你母后,说这两天皇上总是睡不着觉,翻来覆去的,我猜测着是因为清明节快到了,你父皇想起那两个兄弟了,所以心神不宁。”

“我和你母后正商量着,你父皇不方便出面,可以由你出面去祭祀一番,以慰你父皇之心!”

“哦,这事好说,交给我吧!”

李言满口应下道:“舅舅,这种显示忠孝仁义的事情,我最喜欢干了。那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肮脏事儿,我最是讨厌了!”

“哈哈哈,你啊,从小就是这么个憨厚的性子,一点儿也不像你父皇,也不像你那死去的大伯和小叔,倒是和老夫比较相似,都是厚道人,不愧是我长孙家族的血脉。”长孙无忌厚颜无耻的接口道,老怀大慰的点了点头,还捋着胡须,一脸感同身受之意。

让李言都不自觉的翻了个白眼儿,长孙老头儿,满朝文武谁不知道你这老东西一肚子的坏水儿,你敢说自己直爽?

怎么有脸?

李言一脸的戏谑神情,挤了挤眼,嘴上却说道:“那是,朝堂上谁不知道,舅舅你这人哪儿都好,就是太过耿直了,不会撒谎,张嘴就是大实话”

这两年,李言也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以前李承乾留给世人一本正经的印像,尽量的显得性格活络,玩世不恭,对什么都混不在意的样子。

虽然这样显得很是轻浮,不过却可以给李世民和众多的大臣一种李言孩子气重的感觉,这样不会给李世民带来太大的压力。

李言知道,自己可不是原来老实懦弱的李承乾,三世为人,只恐太露锋芒,那种扶不起的阿斗形象是不可能出现了,反而要更多的示弱,以淡化自己的威胁性。

“嘿嘿嘿,都说知父莫若子,知舅莫如甥,还是你小子了解舅舅啊.”长孙无忌一脸亲切的看着李言,满意的点了点头。

长孙无忌是朝堂中少量的摆明阵营的自己人,不管再亲近也不会引起李世民的猜忌,所以李言也没有顾忌的拉着关系,一老一小甥舅两个不要脸的,勾肩搭背,相互吹捧着,来到了后宫。

“呀,哥哥,你来了!”

正走到绮云宫门口的时候,一个俏丽的女孩儿,忽然出现在两人面前,只见她一张鹅蛋粉脸,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顾盼有神,粉面红唇,身量亦十分纤细苗条。

上身一个玫瑰紫缎子水红锦袄,绣了繁密的纹,衣襟上皆镶颠倒珠翠领,外罩金边琵琶襟。

系一条粉霞锦绶藕丝缎裙,整个人恰如一枝笑迎春风的艳丽牡丹,十分娇艳,迎春鬓上一支金丝八宝攒珠钗闪耀夺目,另点缀珠翠无数,一团珠光宝气。

眼神优雅娴静,双眼回盼流波,像是俏丽的江南女子,但又挂着一丝倔犟的波纹,带着着北国女儿的神韵。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言立刻脸上露出一片无奈之色,这个娇俏的女孩儿正是李世民最宠的淑妃的独生女,安康公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