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2章 杨岌来访

李言将栗饼丢到空间里,拿出在长安坊市上买的新鲜的白面烙饼,又端了碗漂着青菜的羊肉汤,开始大快朵颐起来,不时把烤得香气扑鼻的烤全羊拿出来。

扯下一大块羊肉,就着汤饼,直到吃的肚子涨起,打了个略带着羊膻味的饱嗝,才停了下来。

坐在地上有些隔胃,索性站起身子,在十平米的牢房里慢慢渡着步子,缓缓消着食儿。

过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李言走得有些困了,又躺在草垛上休息。现在是白天,要是晚上,李言就把马车上的褥子拿出来垫着,闻着枯草的味道,睡的甭提有多香了。

要是罗艺看到这一慕,估计要气疯了,吃得比自己还要好,这是坐牢的待遇吗?

就这样,李言在仓库里一待就是半个月,看守的老卒两天送一次水,三天送一块饼,然后给李言倒马桶。

但每次看着马桶里占了小半桶的‘份量’,怎么都有些疑惑,那块饼三天就能变这么多吗?

看着李言白白净净的,红光满面,眼神中都透着股精神奕奕的光彩,除了衣服有些皱巴巴的,好像这十多天没什么变化啊?关在牢里半个月,好像还长胖了些,精神头儿也比刚来的时候好了一些。

老卒不自禁的揉了揉眼睛,更是觉得有些见鬼了,拿起饼翻来覆去的查看。

自己也天天吃这饼啊?

而且一天有两三块,配些糙米熬成的粥,还就些咸菜,为什么自己看起来衰老干枯,混身无力,眼神黯淡无光。

真是见鬼了?

老卒看了看完好的牢房,确定不会被李言跑出去,又下意识的瞄了一眼牢房地方面干草,莫非这小子真的在吃草?

吃草能有这样的效果?

老卒想了想,要不自己晚上也试试?临走的时候,有些疑惑的从仓库里抓了一大把干草走了出去

这天,李言百无聊赖的躺在草垛子上看书,李言穿越过来的时候,李承乾身上就带着本书,估计是赶路途中有时候休息打发时间的,倒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就是普通的春秋,左丘明所着。

李言顺手就放到了空间里,此时正好拿出来打发一下时间。

大门悄悄的被打开,一个人慢慢的走到了李言所在的牢房门口,静静的站在外面,看着李言。

李言正看得入神,也没注意,等到听到轻微的咳嗽声,豁然抬头,看到一个人伫立在牢门外。

李言仔细打量了一下,才发现,正是那天将自己拉回去的将军杨岌。

此时杨岌穿着灰袍便装,脚踏软底步鞋,头发挽成一个箍,插上一个簪子,将头发固定在头顶上,这是唐朝人普遍的发型,李承乾有时候也留着这种发型。

杨岌今天没有穿盔甲,整个人也没有了那天的锐气,微微一笑,说道:“我还担心郡王在这里受苦了,看来我是有些白操心了,郡王吃的好睡的下,还有心思在这里渎书,真是让本将钦佩啊!”

“将军说笑了”

李言起身整了整衣襟,给杨岌施了一个礼,缓缓说道:“承乾还要多谢将军。”

“哦?”

杨岌笑容不变:“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我和郡王第二次见面,总共就说了半句话,郡王要谢我什么啊?”

“那天,承乾不堪受辱,是以装晕避祸,将军明明发现了,却没有揭穿,使得承乾逃过一劫。”

李言扫视了一下周围的环境,正色说道:“何况,我能有这样安静的处境,我想肯定是将军暗中关照。不然,就任着罗大帅的脾气,我恐怕最低也关在马棚里,与粪土为伍了。承乾能有今日之体面,都是拜将军所赐,难道不应该感谢将军吗?”

“将军援手之恩,承乾铭记五内,若有他日凌云之时,必不忘将军今日之情。”

杨岌闻言一愣,此时再看李言,神色坦然,目光镇定,言谈举止,挥手投足之间无不露出大家风范,仿佛当日被吓的神色恐惧,屁滚尿流,体如筛糠,当众出丑的人根本就不是他。

当日杨岌发现李言意图装晕之后,就有了一些猜测,回到自己的营里,暗暗思索了一阵,也发现其实自己是小看了这个郡王,身为敌方人质,落在这生死未卜的险地,表现的越优秀就会越危险。

而装傻充愣,虽然被人瞧不上眼,但在生命安全上却加强了很多,毕竟,军伍中多慷慨豪杰之士,他们是不屑去杀一个废物的。

果然,李言有了那番表现后,被罗艺鄙视,连后面的吃老鼠肉的下马威都放弃了,将此人丢给自己。近半个月,更是连问都不问一句,简直就当没有这个人。

杨岌得知守护李言的老卒向自己禀报,李言即不哭,也不闹,每天都是安安静静的,老老实实吃了睡睡了吃的,更是觉得当初包括罗艺在内的所有人都看错了这个郡王,也小看了他。

好奇心之下,杨岌在罗艺出营后,一个人偷偷来到仓库,看到李言正好正以暇的看着书,自己站在边上半天,都没有吸引到他的注意,还是自己主动提醒,他才发现自己的存在。

“呵呵.”

杨岌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你倒是聪明,你还不知道吧,你那个随从常胜,现在正在马棚里,每顿都要和马抢食,才能活下来。”

李言一愣,随即露出无奈的神情,这种处境,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吃什么一点儿也不重要。“伱在看什么书?”

李言将手中的书卷摆了摆:“春秋,将军也看书吗?”

“当然,身为将领,若是不看书,那怎么带兵打仗。”

杨岌回了一句,然后脸色沉默了下来:“只不过我和你不一样,我出身普通人家,从小家里穷,也没那个条件进私孰念书。”

“后来投身军伍,慢慢做了将领,才开始识字,不过平时看的也都是一些兵书,那些世家大族子弟们学的学问,我是没机会接触的。”

这一点儿李言倒是认同,这年头,知识就是稀缺资源,被垄断在豪门世家,权门贵胄手中,一般老百姓根本就接触不到,尤其是记录时代发展的史书,更是被当做机密保存。

一般人就是砸锅卖铁凑些银子,将家里的孩子送到大户人家的私塾里,也只能学些儒家典籍,或者黄老等治世处事之学,像是涉及到治国理政的法家之学,都很难接触到。

史书这种关于历史发展的书籍更是被当成传家宝,只有家里最重视需要培养做家族支柱的嫡系子孙才能渎。

杨岌出身不好,那就难怪了

李言陷入思索之中,杨岌看得有趣,问道:“郡王金枝玉叶,如今命悬一线,就一点儿不担心自己的性命安危吗?”

“怕,当然怕了。”

李言坦然一笑:“所以,我要多看书,找到救命之法啊!”

“哦?”

杨岌一愣:“这书里能找到活命的方法吗?”

“当然了,将军难道没有听过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簇簇。”

李言的话更是引起了杨岌强烈的好奇心,这句话他从来没有听过,但他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只要书渎好了,什么都会有的。

但现在李言身陷囹圄,朝不保夕,拿着本破书就能救自己的命吗?

杨岌是不信的,但看到李言一脸笃定的样子,杨岌打趣的说道:“哦,书里竟然有这等救命的良药,郡王不妨说出来,让我也听听,让我开开眼界如何。”

“将军若有暇,承乾便与将军说说这书中的救命良药。”

李言学着古人的样子,一脸正色,将手一挥:“环境简陋,将军多包涵,请坐。”

说完,李言抱了一把干草,放在地上,席地而坐。

杨岌见李言一个小孩,如此正视,微微一笑,也从旁边抱了一堆草料放在牢门前,相对而坐。

若是两人中间隔着不是牢房的木栅栏,而是一张小几,上面摆着几个杯子,那也算青梅煮酒论英雄了。

不过,李言是摊坐在草团上,而杨岌则要讲究的多,跪坐在草团上,唐朝时期所谓的坐,就是这个姿势。

李言因为觉得那样折的难受,所以自然而然的坐下,不过李言现在还是孩子,杨岌也没有和他一般计较。

杨岌此时也不知道,一时的心血来潮,竟然会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直到多年后,杨岌贵为当朝太师,威望着着,白发苍苍的时候,和后人讲起当时的场景,依然是历历在目,如同发生在眼前,每次回想起当年改变了自己人生轧迹的那一幕。

杨岌都忍不住热血沸腾,激动的混身颤抖。

而此时的李言,一脸的正色:“将军渎过史书吗?”

见杨岌笑着摇了摇头,李言随即说道:“即然将军没有渎过史书,那今日也算咱俩有缘,我就为将军讲一段历史故事,或许能解开将军心中的疑团。”

杨岌好奇的凝视着李言,抬了抬手,示意李言可以开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