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6章 长孙皇后

李言随着宫人往后宫而去,心里不断想着,其实这部剧里有很多的熟人啊!在雍正王朝的时候,李言就和他们打过多年的交道,这也是刚刚李言可以轻易调动情绪的原因。

比如曾经打了十多年交道,最后被自己抢了皇位的四哥,变成了父皇,而老八阿其那则成了自己的臣子。

额,是老四的臣子,但早晚还不都是自己的。

李世民身边的那个王德,看着也很面熟啊?

像是李德全,做了一辈子的太监总管,伺候了大清两朝天子,这次也跟着过来,继续伺候老四了。

还有自己的大舅哥年羮尧,大清的时候把妹妹嫁给了自己,在本剧中更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自己,又为了李承乾不惜抛弃一世的忠贞跟着造反,对李承乾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人啊.

李言砸了砸嘴,不管到哪里,老年都是自己最忠实的鹰犬啊!

多少有些眼熟的人,让李言感到了一丝慰藉,不至于那么陌生。

在宫人的带领下,李言来到皇后所在的绮云宫立政殿,刚进门,还没看清殿内的情形,一个环佩玎珰凤冠霞帔妇人就忽然扑过来,将自己给搂到了怀中,情绪激动的颤声说道:“乾儿.”

“我儿终于回来了,让母后看看!”说完,女人拉开距离,一脸关切的仔细打量着李言。

此时李言才看清长孙皇后的样子,算来如今长孙皇后也才二十七八岁,正值一个女人最风华正茂的年龄段。

面前的千古贤后,现在李言的母亲,面容珠圆玉润,云鬟雾鬓,仪态万方,雍容大气。举手投足间,一种优雅高贵的气质浮现,身着一身璀璨夺目的凤袍更显其母仪天下的风彩。

一双充满智慧的双眸此时更是隐含泪水目不转睛的打量着李言,蛾眉曼睩间将李言转过身子看了一遍又一遍,喃喃道:“我的乾儿长高了,也有些黑了,但身体更壮实了,比待在母后身边那阵看起来更结实了.”

“不孝儿承乾拜见母后!”

李言端端正正的行了一个礼,然后神色轻松,面容亲切的问道:“母后,孩儿不在身边的这几年,母后的身体可还康泰?气疾可曾发作,孩儿远在中山时时挂念母后呢?”

“好,好,母后一切都好。”

长孙皇后见到当初六岁时哭哭涕涕抱着自己小腿肚不肯离去的长子,如今俨然一幅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少年儿郎模样,即有儿子长大成人的欣喜,又有一些孩子小小年纪就要戍守边疆苦寒之地的怜惜。

拉着李言进入厅室,招呼着将自己桌上的点心,一股脑的往李言怀里塞:“乾儿一路回来肯定吃了不少苦头,肚子饿了吧?母后这里还有些点心,你先垫垫肚子,待会吃饭的时候再吩咐他们做些好吃的,给我儿子好好补补身子。”

李言看着长孙皇后犹如慈母般的关怀,心里也不禁感动,母亲就是这样,她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对你无论贫穷或者富贵,疾病或者健康,生老病死,顺境逆境,永远不离不弃,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永远无条件爱着你的那个人。

看着长孙皇后像关心小孩一样将一大堆吃的往自己的怀里推,李言在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好好守着这位母亲,不再让她像原剧中,每次都为了李承乾哀求李世民,为了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流尽了泪,以至于多次气疾发作,早早的就离开了人世。

而且,对李言来说,这不但是感情需要,也有生存方面的需要,只要长孙皇后在活着,李世民就很难下决心废掉自己。

历史上的李承乾被废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长孙皇后离世,失去了纽带,身为国舅的长孙无忌转而支持李治,才导致李承乾更早的失去支柱,最后破罐子破摔,失去了太子之位。

从李言本心来说,他其实不愿当一个一早就站在皇帝对立面的太子,而更愿意做一个亲王,然后在最后关头,学李世民那样,直接跨过太子这一环节,登基为帝。

但很明显,系统这次摆明了就是要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不会再让自己像上个世界的老十那样苟在暗处猥琐发育,最后再去摘桃子。

即来之则安之,李言不信自己三世阅历,还搞不定一个太子之位。

不管是理智上还是感情上,长孙皇后都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关心最疼爱最在乎自己的那个女人,所以在长孙皇后这里,李言很是放松,一边往嘴里毫不客气的塞着点心,一边给长孙皇后讲一讲在中山郡守边时候的见闻和风土人情。

这些原主的记忆里都有,李言占了人家的身子,自然也要替人家尽一份孝心。

长孙皇后满脸笑容,不时拿起茶杯给李言满满倒一茶热水,叮嘱李言慢些吃,别噎着了。

正在这时,一个约莫三四十岁,身形瘦高,紫袍长须的中年人,脸上带着一层青灰色的怒气,一脸焦急的匆匆走了进来。

中年人面容清矍,眼神深邃犀利,鹰目含威,怒不可遏的叫嚷道:“妹妹,不好了,出大事了”

长孙无忌步入厅堂里,看到的就是一副母慈子孝的场景,见到哥哥进来,长孙皇后交待一声:“乾儿,快过来见过伱舅父。”“承乾见过舅父!”李言连忙站起,躬身一礼。

“哦,呵呵!”

长孙无忌连忙回礼,然后收起怒气冲冲的姿态,深吸了一口气,捋着颌下的长须,一脸慈爱的笑容:“高明回来了,回来就好。”

“想当初离开的时候,还是个孩子,如今一晃四年不见,都长这么大了,舅父都认不出你了。”

长孙皇后摆了摆手,附近伺候的宫女们都退了出去,李言请长孙无忌入座,然后亲后倒了一杯茶奉上:“外甥长年在外,也没有关心过舅父。”

“舅父现在身体可好,舅母和冲弟他们都还好吗?承乾今日刚刚到京,正想着明日去舅父家里拜望,不想舅父这就过来了。”

“好,好,她们都挺好的.”

长孙无忌含笑点头,心里暗暗生奇,不是听人说承乾虽然仁孝懂礼,品性纯良。

但性格却老实木讷,略显耿直呆板,做事不够灵活。

但今日一见,嘘寒问暖,你来我往的应筹攀谈之间,语态如行云流水,动作自然大气,挥手投足之间,还透着股如慕春风的文雅,让人不禁顿生好感。

长孙无忌一边使劲将自己脑海中哭鼻涕的顽童形象和眼前斌斌有礼的少年融合在一起,一边暗叹传言有误,百闻不如一见啊!

看到眼前处事说话有理有节,不断关心自己的外甥,长孙无忌更是满意,此人可以关系着长孙家族未来的兴衰啊!

他越是优秀,那自己才越放心。

这样一想,长孙无忌刚刚被坏消息带来的心烦意燥的情绪顿时慢慢安定了下来。

“哥哥,这么急匆匆而来,脸色又无比难看,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长孙皇后见外人都退了下来,李言和长孙无忌也寒暄一阵后,才缓缓开口询问。

一提这一茬儿,长孙无忌刚刚转好的心情又阴沉了下来,略一斟酌:“妹妹之前不是也知知道,皇上登基的时候,罗艺反了。经过李靖大军的逼迫,还有朝中熟悉大臣的斡旋,罗艺已经答应合谈,只要皇上封他为燕王,将燕辽之地封给他镇守,并世袭罔替就可以退兵。”

“皇上要应付北方的颉利,不得不答应了他的条件”

长孙皇后凤眉微皱:“这不是挺好的吗,哥哥在担心些什么?”

“唉”

“都怪哥哥一时疏忽,让封德彝这个老东西去和罗艺谈判,结果罗艺提出一个条件。”

长孙无忌眼神复杂的看了看李言说道:“就是让皇长子,也就是承乾去他营里做人质,他才能肯退兵。情况危急,他趁火打劫,皇上也是没有办法,只好先答应了下来。”

“啊!”

长孙皇后大惊失色,顿时一脸慌乱的说道:“哥哥,那这怎么办,你快想想办法,打消皇上的念头,乾儿风尘仆仆的才刚刚回到长安,就要去做人质?”

“罗艺为人凶残,杀人不眨眼,他为了我那大伯的事情,肯定深恨我们夫妻,若是乾儿去了他的营里,那还能活命吗?”

说到这里,长孙皇后的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掉,将李言搂在怀里,死也不肯松手,仿佛只要一松开,自己的儿子就要离自己而去。

“母后别伤心了,您的身体本就不好,太医说过要平心静气,安然静养,若是太过悲伤,引发病情,孩儿怎么放心得下?”李言掏出手帕,心疼的替母亲擦去泪水,安慰了几句。

然后小脸上满是坚毅的神情:“如今北边突厥二十万大军压境,罗艺的态度至为重要,值此我大唐生死悠关的时刻,孩儿身为皇长子,责无旁贷,理应替父皇母后分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