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师父,我有一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见到其他人得到鼓励,问出了心中的疑惑,而且这些疑惑中还包括了几乎是僧人禁忌的男女情事,于是又一名年约五旬的老者站起来,说道。

“施主请说。”义净开口鼓励道。

“是这样。”老者见义净并不阻止任何人说话,于是,胆子更大了,先谨慎开口道,“我怕我说出来,是谤佛,所以一直憋着不敢说不敢问。”

“嗯,这个事确实很需要和大家说清楚。”义净笑了笑,“很多人总是听人说,你不能这样做,这样做对佛不敬,你不能那样说,那样说是谤佛。有些人还喜欢用因果来说事,让更多人无所措手足,生怕出现谤佛的恶果。必须说,我们要心存敬畏,不能随意乱说。怎样才能不乱说呢?一是不说,二是搞懂佛到底说了什么,两种选择中,以搞懂佛到底说了什么更为妥当。”

义净说到这里,看了看老者,发现老者明显心情放松了一些,因为,义净明显是在提醒他,搞懂了佛所说的意思,才能做得妥当,真正做到不谤佛。

看老者还在犹豫,义净干脆给众人进一步解释了一下谤佛的意思:“《金刚经》里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这句话提醒所有人,释迦牟尼佛在世间说法四十九年,每次都是为了让众生离苦得乐,随缘而说,这是俗谛。而事实上,我们必须透过这些去理解佛真正做的事,那我们就可以看到,佛所说的法,都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无法可说,才是顺真谛。所以,释迦牟尼佛提醒众人,如来从最初开始讲法起,讲了四十九年,实际上未曾说着一字。如来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所以,如果理解了这句话,就能明白,说法者,无法可说,只是叫做说法罢了。“

\"师父,您说的这些,我有些糊涂了。\"老者讪讪一笑,”但我听懂了,您是在提醒我们,我们如果听了佛教里的话,没有理解它的真实含义,就说佛说了什么什么,才是真的可能谤佛,不知我说得对不对?“

”是的。只有真正理解了空有关系,才能明白,才能明白,其实,我们每个人真正要去修的,是自己不染不着的纯净之心。运用之妙,存于一心,随缘而动即可。“义净简单解释了一下。

”随缘而动?那我想问的问题,可能连问都不需要问了。“老者又讪讪一笑。

”既然困扰了施主这么久,可能其他人也有困惑,不妨提出来,我看看是不是能稍微给大家解释解释。“义净鼓励道。

“是这样的。”老者看到义净鼓励,也觉得自己可能不一定真正理解了,于是就又鼓起勇气追问道,“我觉得咱们土窟寺很奇怪。”

大家面面相觑,怎么奇怪了?不由得竖起了耳朵。

“和尚不是都应该念佛、参禅、打坐、讲法、沿街乞食吗?”老者见大家感兴趣,于是大着胆子问,“可我看土窟寺里,除了有像师父这样的高僧,还有不少沙弥和僧人到处放贷,将信众施舍的财物借出去,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加价收回来,简直就是在做生意呢。难道,那些也是和尚该做的?”

“真的呢,我家就借了咱们寺里的钱,要还不少利钱呢。”又有人嘀咕了一句。

“我家去年种地没有牛,也是找咱们寺庙租了牛,要是能够借给我们用,那该多好啊。”又一个妇女叹了一口气,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义净心一紧,知道这个问题如果回答得不妥,可是容易出现问题的了。尽管慧智禅师和他心里清楚,当僧人不能过分参与金钱有关的利益纷争之中,毕竟,如果多了计较之心,心难以清净,但是,土窟寺毕竟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寺庙的经营。义净曾经揣摩过,师父慧智禅师之所以不愿意当土窟寺的住持,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善遇法师圆寂前的提醒。他们本来是因为山野之中利生路径太少而到的土窟寺,到了土窟寺之后却渐渐发现,浪费了太多不必要的时间,用在了不必要花费时间的地方。正因为如此,慧智禅师才会更严格让自己远离庙里的经营活动,也督促义净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佛教律法的精研上。毕竟,佛在涅盘前,提醒所有人以戒为师,这是在提醒大家,如果能够真正按照佛教戒律所说的去做,才最可能理解佛经的真正含义。义净受这启发,从此专心致志于佛教戒律的研究,因此,从二十岁以后,他几乎不再参与土窟寺与营利有关的各种事务了。当然了,像明明带着营利目的而召开的法会,要求他讲法,义净无法拒绝。但他坚持一点,绝对不去激发大家贪图福报的心理来争取信众的施舍,一切随缘。可是,该如何让大家理解呢?

义净心念陡转,斟酌再三,开口问道:“什么不是和尚事?”

这一问,让很多人纳闷了,更有人问道:“和尚不是很多事都不做的吗?难道所有的事都是和尚的事?”

义净笑了:“大家觉得呢?”

有人点头,有人摇头,有人不言不语,不知道义净律师为什么突然这么问。

义净见大家困惑,于是讲了一个故事:在闽州有一片山地,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但因为缺少合适众人行走的山路,于是,很少有人去那片山里。有一位僧人发愿要修一条适合所有人利用山里物产的路来。于是,这位僧人就在山里盖了一个茅草房,形成了一座寺庙的雏形。此后每七天下山化缘一次,斋饭不够就采点野果子补充,其余时间,这位僧人每天早起就开始修路,直到晚上才回到茅草屋里休息。

“大家猜,这条路修了多久?”义净问。

“多久?”有人忍不住附和道。

“用了这位僧人的后半生。在他立志修路的时候,他还在三十出头的壮年。等到他终于将山林和寺庙之间修起一条道路,他所搭建的茅草屋已渐渐变成了砖石砌成的寺庙,寺庙里也已渐渐汇聚了十余名僧人。这位僧人总结自己的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修了一条路。所以,他最后的愿望就一个:在他死后,将他火化,把骨灰撒在那条他用了三四十年修成的路上。”

义净讲完,看到大家在沉思,于是问道:“大家觉得,这位僧人是不是傻?修路是僧人该做的主业吗?”

“是呀!是呀!修路不是应该交给官府,官府最后找老百姓一起去做吗?”有人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但是,你们觉得这位僧人不应该修路吗?”义净又笑着问道。

“他做的是利益众人的大好事,为什么不应该做呢?”有人回答。

“是的。这就是我说的:什么不是和尚的事?”义净回答。“只要是对众生有利的事,僧人都是可以做的,无论是修桥,还是救人,还是下田劳作,僧人都可以参与。”

大家听了义净的回答,忍不住点头。

义净接着说道:“土窟寺所营的是无尽藏食。什么是无尽?德广难穷,名为无尽。什么是藏?无尽之德苞含曰藏。因此,如果能做到出生业而用无穷,那可是利益众生的大功德。寺庙里,各方施舍的财物,如果放在仓库里,无法让百姓得利,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周济穷苦,也是一种利益众生的方式。”

众人若有所思。

义净最后补充道:“僧人和商人的区别是,僧人营无尽藏的目的,应是利益众生。商人放贷的目的,则可能是获得他们自己最大的利益。僧人之所以出家为僧,就是要克服自身贪嗔痴慢疑等诸多人与生俱来的不良习性。如果僧人不能把持自己,很容易招惹无边灾祸。因此,土窟寺营无尽藏的时候,也需要不断提醒所有的僧众,一定以利益众生为目的,不能行差踏错。”

众人欢喜。原来,同样的事,目的不同,结果就不一样。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家老头子说,万一遇到难事,一定要借贷,找寺庙里借贷去,有的老爷们黑心着呢。”一名妇女突然明白了一般说道。

义净双手合十,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其实,他对土窟寺营无尽藏也是有忧虑的。如果他离开了土窟寺,他的师父慧智禅师圆寂之后,土窟寺的众多僧人还有人会提醒他们需要留意借贷给穷人的真实目的是利益众生吗?义净不敢多想。利益这东西,勾动的是人的欲望,欲望一旦升腾,到底能不能压制住,那可是难以预料的。

这么想着,义净更加感激善遇法师在他去世前毅然决然地将所有浪费僧人时间和精力的图书烧毁,更加感激慧智禅师几十年如一日谆谆教导提醒他一定要专注于佛教戒律的研习。原来,这不仅仅是为了让他有一专门的研究,更是在想方设法保护他不要被自己的欲望拘牵,想方设法让他保持清净心呀。

猛然,义净想起了恩师慧智禅师不断鼓励自己西天求法之行,连他都能感知到土窟寺中有些僧人大张旗鼓地宣传是让他完全没有反悔的余地,而恩师却欣然接受,恐怕,恩师也怀着让他走出这个已经被利益熏染比较严重的寺庙的心思了呢。不是西天取经,义净是断不会离开教导培育他几十年的土窟寺的。

这么想着,义净沉默了。

好在,这一阶段的法会时间已到。随着法鼓敲响,大家离席,义净也得以默默整理自己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