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长安
长安城。
此时的长安城内家家户户门窗紧闭。即便是应该街道上最热闹的上下午,在如今的长安城内也看不到几个人影。甚至此时的长安城,要比当初安守忠率领着燕军驻扎的时候还要冷清许多。
当初燕军入城,在得知宫中的财宝,被城中百姓拿走了大半之后,燕军立刻对长安城展开了大范围的劫掠行为。长安城内一时间哀嚎遍地。这直接导致在后面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长安城内的百姓对待安守忠,以及安守忠所率领的燕军非常不感冒,甚至非常怨恨。
毕竟那些财宝虽然确实被他们拿走了不少,但也并不是所有的百姓都参与了这件事情。不论是出于距离原因,导致距离宫城远的百姓知道这一消息时,已经距离第一波冲入宫城大肆劫掠宝物的人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
等他们再过去的时候,留给他们的汤水已经不剩下多少了。还有的百姓也是出于自己的心理包袱。毕竟虽然皇城里的达官贵人以及皇族皇子公主们都逃散了,但那毕竟是屹立在那里上百年的皇城,是一个顶级王朝的标志性建筑,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这些几乎是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的长安百姓,从一出生开始就沐浴在这种光环之下,他们既因为沐浴在这种光环之下而骄傲自豪,这让他们在面对其他地方的来客的时候,能表现出极其坦然的宽容。
同样,他们也对这种一直盖在他们头上的光环顶礼膜拜。即便是在宫里面的宫人,也就是那些太监和宫女先抢夺走了非常多一部分的宫城宝物,这些一直将那皇城当做自己信仰的长安百姓也对其不敢逾越。
所以很多人都对去宫城抢夺宝物这件事情,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克制。可安守忠以及他所率领的燕军,却对这一切不管不顾。明明那些从宫里面逃走的宫人,才是抢夺了宫城中宝物的主力人群,可燕军却对他们这些老实本分的长安百姓动手,甚至去抢掠他们的财富。
即便是换做任何一个人,都是无法接受自己这么多年攒下来的一点点身家,就这么被人无情夺走。毕竟此时的叛乱才不过刚刚开始,上百年的中原百姓,包括此时的长安百姓,对战争仍是相当愤慨,还没有对战争二字变得麻木起来。
长安附近的抵抗一波接连一波,甚至长安城内,都日常可见和燕军对着干的人。虽然这些人在被燕军抓到之后,向来不会落下什么好的下场,但这种抵抗却一直没有断绝。这也是最让安守忠所头疼的大问题。
换做领兵打仗,安守忠敢拍着胸脯打包票,自己绝对可以办的妥妥当当。但要论治理一座城池,如何安抚一座城池内的百姓。如何让自己治理的城池不生乱子,如何让城中的百姓爱戴起来自己,安守忠就麻爪了。
甚至不光是他,整个燕军都没有几个治理一方的人才。
好在安守忠终于得到了调令,可以离开这个让自己头疼到夭寿的地方。长安百姓在发现安守忠离开之后,先是迷惑。毕竟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燕军故意引蛇出洞。而在确定安守忠是真的领兵离开了长安之后,长安百姓便立刻变得欣喜若狂起来。
这意味着他们这么长时间的抵抗终于有了效果,这么长时间所付出的流血和牺牲,终于得到了他该得到的回报。这对于一次一次深陷入绝望的长安百姓们来说,就好像是在一次又一次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当中,终于看到了一丝黎明。这自然会让他们欣喜若狂。
可是在他们经过最开始的那一阵欣喜之后,他们忽然发现接下来的局势变得并没有如他们所预想的那般好。反而变化的逐渐有些扑朔迷离起来。而其中第一个发生在他们所没有预料到的变化,就是整座城池的归属。
长安虽然是一个璀璨王朝的标志性符号,但是它仍然是一座城池,里面居住着上10万的人口。这在城里面所居住的数10万的人口的衣食住行。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也都无法忽视,并且与他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极为重要的事情。之前毫无疑问,他们的一切管理都是由大唐王朝来承担的。但是自从大唐的朝廷抛弃了他们之后,大唐的天子离开了长安之后,长安城迅速被安守忠和他所率领的军队所接手。
安守忠虽然确实不怎么会治理一座城池,也从来没有治理过这么多人口,但是他手中仍然是有着一批之前在大唐王朝当中任职的一些官员,这些人并没有来得及跟随大唐天子和其他人离开。这些人大多数官职都比较低,根本没有资格知道一些朝堂当中非常隐蔽的事情。当时的大唐天子李隆基又走得非常仓促,甚至连他很多的皇子,皇孙,包括公主在内的事先都不知情。连这些身份尊崇的人都不知情,那些身份低微,在长安城任职的低级官员自然更不可能知道了。
而这些官员等到知道大唐天子已经抛弃他们离开的时候已经是敌军兵临城下了,这个时候整个城内的军队都已经四散逃离。毕竟连天子都不见了,甚至太子也没有了,那谁又愿意去搭上自己的性命,守卫一座注定不会有结果的城市呢?可是连负责防守长安城的军队都已经没有勇气去继续作战,也没有那份心情去继续,为了深厚的百姓作战,那他们这些手无寸铁的文官,自然也没有那么多愿意非得去为国捐躯的意思。如果天子和他们同在,他们倒是不介意和天子一起去守卫国门。这样的话,即便是自己死了,也能为自己博取一个很好的名声。
但是天子都已经抛弃他们了,可以说是天子对他们不义在先。那么在这种前提之下,他们去背叛大唐,投靠敌人,自然也不是那么完全做不得的事情。安守忠手中正是依靠着这些从大唐朝廷当中投靠过来的一批官员才能够将整个长安城治理的有那么一点模样。虽然投靠过来的这些官员当中没有什么是之前在朝廷当中担任着非常高的职位的。但是他们却之前一直处理着整个朝廷当中和整个长安城当中非常基础的工作和任务。虽然上面的统筹以及对未来的决策这一方面的只能出现了空缺,但是保证整个基础工作正常运转,最起码保证整个长安城的居民生态,能够继续维持原样,还是可以保障的。
安守忠尤其是他后面也开始约束起来了自己的军队,虽然他知道自己根本不懂得任何治理诚实的道理,但是有一点他是非常确定的,那就是军队一定要秋毫无犯。当然他们一开始确实没有做到这一点,并且一开始他们也没有想到要在长安城久待下去。但是等他们后面逐渐开始在长安城驻扎下来之后,他们也开始注意起来了自己的言行和举止。
安守忠能够提供的支持也就到此为止了,而且这样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最起码这像那些官员展露出了一个态度,那就是我希望可以将长安城继续治理下去,而不是一心为了破坏长安城而来的。这也给那些投降到这边的原本的那些大堂官员们吃了一个定心丸。只要这些人还希望长安可以继续运转,那他们就还有用武之地。他们这么多年在长安所待下来的人情世故。在官场上不断磨练出来的能力,就是他们手中最大的本钱,也是他们手中最大的衣长,依靠着这些条件,他们才能够将长安城维持就跟之前不会有太多差别的一个样子。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人在长安城中默默努力,才能够保证长安城中的正常交易以及正常的物资流通可以顺利进行,这才能够保证整个长安城内虽然一直有反对安守忠和他所率领的军队的声音,但是反对的这些浪潮终究没有掀起什么太大的风浪。最起码没有在长安和长安附近掀起大规模的起义活动。如果换做是安守忠他自己和他手下的这些将领们去治理长安城的话,估计长安附近的起义活动早就已经风起云涌了。
很多人一直都觉得长安城的状况会这么一直的维持下去,但是就在他们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时间,一件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突然发生了。安守忠率领着自己的军队,悄无声息地突然离开了长安。和军队一起离开的,还有很多在长安任职的官员。这些人原本是大堂的官员,但是因为大唐突然发生的变故,导致他们不得已去投降到敌人那边。安守忠对这些人帮助自己去治理这么大一座城池,是有那么一丝感激的心理的。所以在他要率领军队离开的前一天晚上,他将所有长安城内的官员都召集了起来,并且跟他们坦白的事情。
那就是他需要率领军队离开,并且他也知道这些人竟然已经投降了一次,那么在那些大唐其他的官员的眼里,这些人就毫无疑问,都是二五仔的叛徒。不管是为了利益争夺也好,还是单纯的想出一口恶气也罢,这些人最后一定都会遭受一些很惨痛的后果。安守忠虽然对朝堂上的事情并不是非常清楚,但这么浅显的道理,他还是能够看出来的,所以他给这些官员们两条道路,要么就自己离开,然后拿着他们所有的家财也好,还是金银珠宝也好,去回到他们自己的老家,过自己的下半辈子。要么就现在晚上回去收拾行李,然后带着一家老小跟着他一起北上。
当然其实也有第三条路,那就是继续待在长安城,这样一来,他们可以说唯一寄托的就是希望那些大唐的其他官员和大唐的新皇帝可以对他们之前的所作所为既往不咎,虽然则原谅他们的背叛行为。绝大多数的官员们都选择了第一条路,有少一部分官员在权衡了一番利弊之后选择第二条路,毕竟他们觉得反正到哪里都是当官。安守忠虽然性格确实暴躁了一点,而且跟他们一直所信奉的儒将的形象有很大的区别,但到底还是可以尊重他们的。而且听说太原的那位新皇帝要比安守忠更加尊重他们这些当官的,所以有些人觉得可以去赌一赌自己的前程。
毕竟哪怕是继续待在长安城,那未来的前途也就能一眼看到头,他们这些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不管是再怎么身不由己,到底是已经背叛了一次,所以即便是未来的大唐王朝的新皇帝,对他们之前的所作所为可以去既往不咎,他们也不可能继续在新的朝廷上去获得职位上的晋升。就待在自己现在的位置上,一直干到干不动为止,这就应该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对于那些年纪大一点的官员们倒是不在乎这些,反正他们的人生也基本上走到了尽头,但是对于那些正值壮年的官员们来说,他们自然不希望自己未来的人生就这么碌碌无为的庸碌下去。更不希望在他们未来还有大把时光的前提之下,彻底没有了任何的希望。
所以一些对自己的宽敞前途还留有一丝期待,想要去让自己的官职也好,还是让自己的权利也好,可以去有进一步的跃升机会,这些人就纷纷选择了跟随安守忠离开,毕竟太原那边听说也是非常需要新鲜血液的,他们这些之前就做过官,并且知道很多事务处理的流程的老官员,应该也正是太原那边所急需的。
当然除了这两种以外,还有一部分官员选择继续留在了长安。这些人有的是仍然对大唐王朝抱有尊崇,他们投靠于安守忠是迫不得已的无奈行为,如果有选择,他们还是希望可以回到大唐的怀抱。还有的人则是放不下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毕竟他们有很多人自从出生开始就一直生活在长安,这片土地已经和他们连在了一起。
安守忠并没有为难这些人。沙场上的将领其实是免不了和江湖牵扯到一起的。而他们这些武将一般的直肠子,素来喜欢的就是江湖上的道义。
不过安守忠虽然没有为难这些人,可是第一批遭难的人却仍然是这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