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雁门关
舆图上面早已经被画满了密密麻麻的线条。
此时笔的颜色还比较单一,这密密麻麻的线条,其实也只有李嗣业一个人能看得懂。
人的脑子终究是有限的。
再怎么复杂,再怎么精密的推演,终究也需要一个载体去将其呈现出来。
李嗣业所用的载体,就是眼前的这张舆图。
上面标注了唐军进攻以及伪燕防守的各种可能性。
其中如今正在打着的,便是北方云中的这一战。
其实云中如今的防守力量并不强。
之前郭子仪和回纥人伪装成贩卖牛羊的草原人进入云中城搞突袭,其中出力最多的便是那些回纥人。
毕竟回纥人本身就是草原部落,这些人属于是本色出演。
战后论功行赏的时候,回纥人自然要拿战功的大头。
于是云中城的悲剧就上演了。
一开始还只是肆无忌惮地劫掠,但随着唐军和回纥人在云中停留的时间加长,城中百姓手中的钱财也逐渐变得稀缺。
渐渐地,他们再也无法供给这些回纥人的威逼。
所以没过多久,这本来只是一场肆无忌惮的劫掠,瞬间便演变成了屠杀。
李豫和郭子仪都对此事保持了沉默。
回纥人不是他们能够制约的住的,在大敌当前的今天,一切都要以最为主要的敌人为首。
等到大军离开云中城的时候,云中城内部的百姓数量已经十不存一。
但是有一点,因为当初郭子仪和回和人是进入城中搞突袭的,并没有对城防设施进行太多的破坏。
此时云中城的城墙守卫设施基本上是完善的。
所以李嗣业的这场戏,还能继续演下去。
否则如果云中城真的已经成了残垣断壁,他再继续率兵在这附近游掠,死死吊着云中城,不往前走。
那即便是傻子都能看出这里面有问题。
可是如果继续在这里演戏,风险当然也是有的。
如果太原方面不上当,反而是派军驰援云中。
那依靠云中原本还完善的城墙守备体系,李嗣业想继续往前打,就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了。
而且速度,也绝对没有一开始所预计般的那般快速。
可李嗣业没有办法。
如今这等局面,想要反败为胜,那就必须要入场一局很大赌注的赌局。
要是赌赢了,之前大唐两场败仗所输掉的东西都能一把赢回来。
但是要是输了,那大唐也就彻底没有了翻身的机会。
全部的重担都压在李嗣业的手里。
“云中方面如何?”
李嗣业盯着眼前的舆图看了好一会儿,同时默默的盘算了这些布置当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随后向着自己身边的一名副将询问。
副将困得直打哈欠。
李嗣业是清楚知道自己手里的担子到底有多重的,所以在这种压力之下,他根本没有办法安心入睡。
而且他手里的这个分担子,是他自己主动争取来的。
成了,他就是再造大唐的无上功臣。
但要是输了,他也免不了留的身后一世骂名。
所以只能通过不间断的工作和忙碌,来让自己的心神得以短暂的放松。
但这终究也只是他一个人。
别人可没有他这么大的担子。
虽然知道这场战争可能要和以前的不太一样,但终究也不过就是一场仗罢了。
能赢自然是最好。
但输了也就是输了。
跟着李嗣业这么几乎是没有白天黑夜般时间概念的颠倒,正常人都受不住。
不过副将还是很尽忠履行着自己职责的责任,立刻将自己打出来一半的哈欠收了回去,腮帮子鼓起,随后复原道:“跟将军安排的一样,只有在白天攻城,晚间不动。”
“弟兄们都牢记着将军的吩咐,此时保存着实力,并没有给云中城太大的压力。”
李嗣业轻轻点了点头。
“云中城后方的情况呢?”
“和之前一般无二,根据斥候来报,并没有发现伪燕有向北方增援的趋势。”
“但是最近这段时间,雁门关的关卡倒是异常警备,对于来往人员和车辆的出入盘查都比之前细致了许多。”
听到没有发现伪燕向北方增援的趋势,李嗣业不易察觉的松了口气。
只要太原没有像云中城增兵,那云中城就没有太大的威胁。
更何况,李嗣业也不是没有后手。
这场战争可不是那种对于一城一地的争夺,而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擒王行动。
只要云中城的守军不多,还维持着现在不到千人的数量状态之下,云中城是否拿下就没有那么重要。
能拿下当然最好。
但即便是拿不下,只要分个四五千兵马将云中城团团围住,就不影响大军的继续通行。
李嗣业根本就不打算在云中城死磕。
除非太原增兵。
只有云中城内的兵力达到一定数量,能够有效地对后方粮道的安全产生威胁,这才是一块不得不要啃下来的硬骨头。
但是如果太原方向真的增兵过来,李嗣业也绝不会轻易就看着太原方向的援军平安进入云中城。
真到了那个时候,这场仗就又要改变一下了。
“将军,弟兄们已经等的有些不耐烦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要真的进攻云中城啊?”
等待是一件很漫长的事情。
李嗣业并没有因为副将的唐突发问就恼怒。
其实他现在等的也有些着急。
毕竟这时间等的越长,变数就会又多一分。
此时再怎么不耐烦,也得继续往下等。
从得知到两面战线的消息,到朝堂上的一番讨论,直到最后的作出决定。
再然后就是筹备兵马,领兵出征,以及路上行军的时间。
这些事情想要都准备齐全,少说也得半个月的时间。
李嗣业在心中默默地估算着。
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唐这边并没有来自太原城的任何消息来源。
所有的一切可能,都需要他去主观猜测。
这本身就拥有着极为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李嗣业必须让每一步都保持着慎之又慎的决定。
“再等等,再等等……”
……
雁门关。
雁门关的守将名为孙光。
他原本是蔡希德的部下,后来因为雁门关原来的守将在郭子仪和回纥领兵南下的途中力战身亡,他这位本就是汉人出身的将领,在蔡希德的举荐之下,得到了这么一个差事。
孙光也同样是参与过当初太原城外那场军中将校的培训的,虽然最后的成绩不怎么耀眼,但也算是一个中上水准。
后来的领兵治军方向,孙光还获得过一次嘉奖。
这其实已经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毕竟这从军中改制以来到现在,一共也没有经历过多久的时间。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过一次嘉奖,孙光的能力已然可以得到认证。
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
雁门关可不像云中城。
叶护那些回纥人可以对云中城不做任何想法,毕竟云中也不过就是一座城池,对于善于骑兵的草原人来说,完全可以绕过去。
没必要非要去对云中城做些什么。
但是雁门关就不一样了。
作为长城之上极为重要的一道关卡,叶护绝对不可能对雁门关熟视无睹。
草原和中原的和平友邻永远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事件,互相争斗,互相博弈才是最为常见的主流。
长城这种极大限制草原发展的军事设施,叶护好不容易带着人来一次,当然要对其动些手脚。
所以在当初南下的途中,叶护特地让人破坏了许多雁门关的城防设施。
甚至还放火烧了许多处地方。
这也是李嗣业敢于将目光放到北方的原因之一。
云中城可以将其绕过去,雁门关也可以直接强行突入。
只要突破雁门关这道关卡,自北向南一路通往太原,就再也没有任何可以被其阻绊的地方。
孙光带人过来守雁门关的第一件事,便是投入了大力气去修缮雁门关。
安庆绪虽然不知道雁门关当初被破坏成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毕竟这时代也没有照相机,可以照相过来实拍。
但是看着眼前的,几乎是焕然一新的雁门关,安庆绪还是露出几分惊讶的表情。
在雁门关的防务,尤其是在军营附近视察了一圈,安庆绪不吝言辞地夸奖了孙光几句。
“蔡尚书举荐孙将军的时候便说,孙将军治军严谨,对待手下士卒颇为爱护,心中更是有谋略之人。”
“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
“陛下谬赞了。”
孙光心中自然是得意的,因为安庆绪的突然到来而造成的心中几分惊讶,当下也被喜悦冲淡了,头轻轻的低了下去,道:“雁门关乃是我中原的北方门户,臣得此重任,自然不敢怠慢。”
“这些都是臣应该做的分内之事,当不得陛下如此夸奖。”
“更何况,如今这雁门关能够修缮的如此迅捷,当中还有陛下的功劳。臣岂敢独占此工?”
安庆绪笑了笑,没说话。
孙光的意思他当然明白。
修缮雁门关的主力,并非是孙光手下的士兵。
而是之前投降过来的唐军降兵。
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被用来整顿河东地区城池和城池之间的道路,以及那些水利工程。
但同样也有一部分,被用作各种大型工程的基建队。
此时雁门关这边就是如此。
毕竟修缮这么一座关卡,费时费力,孙光手下满打满算也不过就两千多人。
想要靠着2000多人修缮这么一座关卡,根本不是几个月时间就能够做到的事情。
更何况,这些人还要兼顾着训练和维持治安。
就算是再怎么有钢铁般的体魄,也禁不住这么造。
“朕虽然有功,但孙将军的功劳却也不能够被埋没。”
“传朕旨意,孙将军守卫雁门有功,晋散官一品。雁门关诸将士各赏锦帛两匹。”
“是。”
孙光微微一愣,随即大喜过望。
大燕的爵位经过改制,基本上不再下发。
即便是当初蔡希德救驾有功,朝廷也只是下发了各种封赏,却并没有再提拔蔡希德的爵位。
要不是之前蔡希德就已经被赐封了爵位,而且蔡希德一直以来都是支持安庆绪的,让安庆绪不太好动手。
不然的话,孙光觉得,安庆绪甚至都有可能直接把蔡希德的爵位一撸到底。
连上面的高级将领都如此,孙光一个普普通通的中郎将,自然不再奢求于其他。
晋散官一品就已经不错了。
从各种俸禄待遇方面,大燕的散官和爵位的差距并不大。
而且同样也可以世袭传承,虽然会降级传承,但爵位其实也是如此。
唯一的差距就是没有了自己的封地和土地。
但孙光倒是也不追求于这些。
至于赏赐雁门关诸将士的锦帛两匹,这可是和灵武城中,李辅国操控户部给大唐的那些朝廷官员,下发的布匹是不一样的。
这可是实打实的锦帛。
是真正值钱的玩意。
安庆绪这次前来没带多少人,但唯独带了不少的财货。
就是打着过来封赏雁门关诸将士的主意来的。
赏赐很快就发了下去。
没有一丁点拖泥带水。
雁门关上上下下都兴奋了。
但孙光在一开始的激动和兴奋之后,立刻明白过来,这其中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封赏是一件很能够鼓舞士气的事情。
但同样也能够很精确探查,如今雁门关内的能战兵马数量。
“孙将军坐。”
孙光被安庆绪派人请了过去。
安庆绪如今的脸色也换了一张极为严肃的神情。
孙光刚刚老老实实坐下,就听到安庆绪直接问道:“孙将军可知道,如今北面云中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果然如此!
孙光的心里暗道一声。
如今北面正打得如火如荼,安庆绪却直接跑来雁门关进行封赏。
要说这中间没有一丁点的联系和瓜葛,孙光自己都不信。
只是突然知道这中间会有联系和瓜葛,但是对于安庆绪这位皇帝到底想要做什么,孙光却并不太清楚。
所以他思索了一下,随后便是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回陛下,臣大体知道一些。”
“根据臣派出的斥候探查,云中虽然受敌,但唐军的攻城力度却并不是很强。”
“臣以为,云中应该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