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真不想当宋钦宗啊 > 第229章 河北之地,人头滚滚,宗相公回京述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9章 河北之地,人头滚滚,宗相公回京述职

第229章 河北之地,人头滚滚,宗相公回京述职

赵煊定下了一年退金贼的目标。

其实已经算是实现了。

完颜宗翰战死冀州,如今的金贼已经失去了南下的资本,接连败退之下,退兵也是早晚的事情。

而大宋的朝堂之上的政策重心也从北伐慢慢地转移到了治理河北之地。

首先,是本来负责三司、大宋赋税的赵鼎和胡寅,还有一个谏官李光,去了河北三镇成为宣抚使。

一个主太原之地,一个主真定府一代,一个主冀州、沧州一代。

分为了三路治理。

而这三路治理也是有着重要的任务。

首先。

赵鼎负责的太原之地算是西路,他的主要责任那就是开矿。

西路一带。

拥有着中原之地最大的石炭矿产。

以前,这里有着不少私人开发。

赵煊打算直接强势收回,完全变成国有,再以石炭的炭票来减轻大宋缺钱的影响。

石炭成为国有以后,就可以制定一个行价出来。

以路途来算价格。

而这个价格肯定是以前的价格要低很多,以惠及亿万百姓,让他们冬日里,也能有石炭取暖。

同时,赵鼎身边还跟着一位大帅王渊,以帮助他镇压当地的矿长,以及当地的一些富商。

这些地方,便是后来明朝时期晋商的先祖。

而现在的他们,就已经出现了和金贼暗地里交易,把一些货物从榆次等地送出去。

为了钱,这些晋商是可以冒险走一遭关口的。

而且,开发石炭矿,也能让将作监提高高炉炼铁的质量,得到更好的铁,甚至是钢出来。

要是有了锰钢,那大宋的兵器和铠甲的质量,也能再一次得到提高。

当然,关键还是火炮。

以后就可以打造出来真正的火铳了。

有了火铳。

专门打骑兵的战马。

蒙古铁骑再厉害,没了战马,再加上火炮,他们还能纵横中原吗?

可以说,石炭的作用实在是太多了。

这种资源也必须掌握在朝廷手中,不能再给私人去开矿,他们很容易控制一些平民百姓成为矿工,免费给他们挖石炭,成为大宋包身工。

赵鼎要做的,就是治理太原、陕西路一代的石炭矿,凡是私自开采者,抄家、斩首示众。

真定府一代的宣抚使是李光,此人负责的是耕种、开荒、兴修水利、让北地水渠纵横,和南方差不多。

北地雨水比较少。

但是黄河水还是能够灌溉北地,多多建立水库,不仅可以灌溉,还能防汛。

要是到了汛期。

那些个水库就可以存储一部分的雨水,减轻黄河的压力。

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并且可以实现以工代赈的政策。

赵煊已经想好了。

用西北的石炭矿产收入来补贴以工代赈的赈灾钱,然后用东海之滨的海盐、精盐来补贴一部分,双方补贴之下,应该不需要国库再拿出多少银子来补贴了。

胡寅负责的就是东海海水晒盐,以及提纯精盐,整顿一部分盐商。

为了保护胡寅,也为了整顿河北之地的盐商。

赵煊也安排了张俊负责守卫胡寅的安全,配合胡寅一起,用大军来镇压当地盐商。

一旦发现有人行不轨之事,以及在当地欺压百姓,算是当地的土皇帝,直接就抄家、斩首示众。

河北本身已经遭受了金贼的劫掠。

算得上是破败不堪。

赵煊打算在河北施行自己的新政,打算让河北变成一个真正富足的地方,那就需要让他破的更加彻底一些。

金贼抢过一次之后。

他再来抢一次。

不过嘛。

他抢完之后。

这些钱财,还是会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回到老百姓的手中。

这就是赵煊对河北之地的治理方式。

也得到了赵鼎、胡寅、李光三人的支持。

在他们看来,赵煊真的是一心为民,也是真正的明君、圣君,杀贪官、除污吏,从靖康元年开始到如今靖康三年的九月,仅仅是斩杀那些个贪官污吏,已经是几千人了。

这才大宋还是前所未有。

以前,大部分的官员都是流放,也就算是真宗时期,也没有这样大的力度整治贪官污吏。

赵鼎、胡寅、李光都是有着远大抱负的人,也都是正直仁义。

当那些个罪行摆在他们的面前的时候,他们也只会拍手鼓掌,并且还会叫上一声,杀得好。

当真是杀得好。

这些人也该死一百次、一千次了。

所以,在赵煊的影响之下,赵鼎、胡寅、李光在河北之地,也是杀的人头滚滚。

九月十五。

宗泽带着军机院的官署机构,几位参谋、侍郎等,从冀州回到了京师。

他要坐镇朝堂,完善军机院的建设。

以前的军机院那是在战时状态,所以整个官署机构直接就摆在了前线。

如今大宋和大金差不多要议和了。

战事也算是要停息下来。

军机院自然要在朝堂之上立足,并且换掉枢密院。

以后。

大宋的军事,将会有军机院完全掌控,而军机院也将会建立一个督查机构,专门用来督查将士们。

也就是说。

文官那边,有着御史台、吏部和殿前司这三方督查。

而武将这边。

也将会有三司督查。

以后,中书省的文官们想要弹劾武将,那是不可能的。

文武分开。

但是却也会在有时候一起参与政事。

这样一来。

重文轻武也已经不复存在。

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

金秋九月。

天高气爽。

整个京师的城外,站了不少人。

当首。

是赵煊的龙纛,以及龙纛下面的车辇。

赵煊就站在最前面的龙纛下。

望着远方。

地平线上。

一支队伍慢慢地出现。

宗泽带队,在见到赵煊的龙纛之后,就立即让所有人翻身下马。

步行。

一里之后。

“臣拜见陛下,陛下圣安!”

满头银发的宗泽,看起来有一些风尘仆仆,却还是充满了精神气。

赵煊大步上前,扶起了宗泽。

“宗相公,辛苦了。”

听到赵煊的这句话。

宗泽望着赵煊那真诚的眼神,心中动容。

天佑大宋。

有此明君。

死而无憾了。

“陛下,臣食君之禄,当为君分忧,所做之事,也都是臣职责所在,并不辛苦。”

赵煊是真的很感谢有宗泽这样的忠君爱国之士,辅佐他治理好这个大厦将倾的大宋。

他自己也很清楚,他的能力其实并不是那么的强。

真要是能力强,前世也不会只是一个打工人。

他只能是坚定抵御金贼,坚定北伐,只是在大方向上,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让朝野上下都知道。

还有一个,就是不顾祖宗法制,也不顾天下士大夫们的制止,以及他们的反抗,以最大的力度惩治贪官污吏。

所做这些。

其实也不是那么的困难。

而真正在承担国家危亡的人,是宗泽、李彦仙、岳飞、韩世忠等人。

特别是宗泽。

不管是历史上坚守两年东京,临死之前,还盼望着宋军能够过河也好。

还是如今,挥师北伐,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地完成了北伐大业,建立了万世之功也罢。

这样的人。

就应该得到尊敬。

赵煊带着宗泽直接到了皇宫里面。

这里已经摆好了宴席。

跟随宗泽回来的一部分人,被允许参与宴席,还有一部分人,安排在了同福客栈。

这是他们的应该享受到的最高待遇。

赵煊让宗泽和他一起同坐车辇,在京师百姓们的观望之下,进入了城内。

“一年多不见,宗相又苍老了一些。”

“最近身子如何?”

“大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赶走了金贼,也是百废待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朕还希望宗相能够一直护卫大宋呢!”

宗泽自己其实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身子骨大不如以前,这一年来,其实也没怎么睡过好觉。

每一次的战斗,他都要以最快的时间掌握情况,就算是那消息半夜送到,他也会醒过来,知道了战斗的情况之后,才会睡觉。

“陛下放心,臣的身体,好得很。”

“大宋有陛下在,必定会中兴,以超过汉唐之繁华。”

赵煊一路和宗泽寒暄。

了解这河北之地的具体情况。

宗泽在河北一年多的时间,除了主持军机院的军事之外,也有一些政事。

要说对河北的了解,宗泽应该是当仁不让。

宗泽反应了河北现在的三个情况。

第一个就是人口问题。

赵煊虽然免除河北三镇的大部分赋税,并且还鼓励百姓迁徙回去。

然而,享受到了江南烟雨繁华之地以后,老百姓们好像并不想回去了。

特别是荆湖路开荒之后。

百姓们已经不想长途跋涉地回到北地的荒凉之地。

所以河北三镇现在的人口其实并不是很多。

人口不多。

好多地方也就继续荒废着。

想要让河北恢复元气,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第二个就是人口稀少带来的管理问题,因为人烟稀少,不少村落都成了荒村。

所以一个县城中几百个村落,如今剩下来的不多,村和村之间的距离就比较远了。

管理起来比较麻烦。

很多也都是老弱病残,他们的劳动能力是远远不足的。

第三个问题就是军镇。

如今是差不多五十多万的士卒在河北之地。

太原府的王渊、吴阶、吴璘三人抵御完颜宗辅和完颜奔睹,几次作战下来,伤亡惨重。

但是也还有几万人。

而岳飞、李彦仙、刘韐、姚友仲、刘延庆、张叔夜、宗泽所部的陈淬、孔彦威、王善,还有张俊、张荣,再加上几个转运使,加上民兵的话,几乎可以算作是百万大军。

如此多的士卒,他们的粮食供应也是一个问题。

个把月的时间。

就要运送一批粮食。

如今还没到秋收的时间。

粮食再一次出现了一些压力。

赵煊其实也让人算了一笔账,也知道,他运送到北地的粮食,其实并不是很够。

宗泽的意思是尽快拿下真定府,然后在沧州等地建立军镇,为以后收复燕山府做准备。

然后把一些人马撤回来,精简人员。

大宋有了强大的火炮之后,是可以精简一部分的士卒,特别是民兵,可以让他们各回各家,参与耕种农桑了。

两人是越聊越投机。

从河北之地到了汉中,又从汉中到了淮南,从淮南到了大理,从大理到了海外。

赵煊知道了河北的真实情况。

宗泽知道了赵煊的目标。

这其实也是一个君臣之间磨合的时间。

毕竟,宗泽以后就要坐镇朝堂之上,他要跟得上赵煊的脚步才行。

等到了皇宫。

赵煊直接让宗泽坐在了自己的旁边的一个桌子上,六菜一汤。

并未铺张浪费。

也没有歌姬献舞。

更没有乐师奏乐。

赵煊从来就不想搞这种风气。

摆宴席。

是为了让宗泽等人吃饱。

接下来。

会有一个小朝会。

这朝会的时间不长,却也不能让舟车劳动的宗泽饿着肚子啊!

用完膳之后。

赵煊在文德殿中,召开了一个小心的朝会。

“宗相一路上向朕上奏了河北的三个情况,你们也听听,然后给给意见。”

赵煊把宗泽所说的问题,说了出来。

十几位主要的官员,连忙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人口不多。

是因为当初金贼南下,在河北四处劫掠,不少百姓开始逃亡。

如今朝廷也鼓励他们归乡。

看来,归乡的百姓不是很多。

一来,他们可能担心金贼会再一次南下。

二来,可能是他们现在的生活还算是不错,并不想再一次路途遥远地迁徙回去。

李纲站出来道:“陛下,可还记得元镇相公的奏章?”

“陕西路和河东路汾州之地有不少私人开矿,这些矿主关押了不少人,作为矿工开采。”

“如今元镇相公整治了这些私人矿主,解救了那些矿工。”

“臣以为,倒是可以把那些人安排在地方上,给他们田产地契,让他们参与耕种。”

赵煊点点头。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赵煊觉得摊丁入亩的国策可能宣传的不到位,应该让学子们到地方上多多宣传这种良策,鼓励一些百姓去北地参与耕种。

不然,江南之地,以及京畿路之地,会非常拥挤。

毕竟国家安宁之后。

人口一定会出现一个指数增长。

到时候人多地少。

矛盾也会出现。

这叫防范于未然。

同时,也能推行一些新政,让北地成为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