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以为上书胡亥就可以击败赵高。但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刻舟求剑。
他精心准备说辞。
他将赵高比作春秋末年“田氏代齐”的权臣田常。
赵高看到李斯的上书,不但没有拦下来,还主动交给胡亥。
胡亥正玩得高兴,不高兴地抽出时间看完李斯的上书,非常不屑:“贵为丞相,跟宦官较什么劲?浪费老子时间。”
胡亥还缺心眼地将此事告诉赵高:“丞相所担心的人,只有老师你。老师这么厉害啊!”
赵高对胡亥的表现很满意,如果胡亥不告诉他这事,他反而要提防日渐长大的胡亥。
赵高表面示弱:“丞相太谦虚了。我怎么能和写出《谏逐客令》、驳斥始皇帝陛下的大才子李斯相比?”
这直击李斯的要害——他李斯敢和你父王唱对台戏,还会怕你一个小毛孩?
胡亥脸色发黑。
时机成熟,赵高反咬一口:“丞相李斯才是田常!”
胡亥起了杀心。
第四步借刀杀人。
胡亥骄奢淫逸,铺张浪费,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等联名上书,请求二世皇帝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减免百姓赋税,平息民怨。
胡亥异常愤怒,他的忍耐到了极点。
他把这些烦人的大臣们关进大牢,并让赵高担任主审官。
赵高下令笞打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数千下。
李斯哪里受得了赵高精心为他准备的大刑?他很快屈打成招,被判死刑。
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也被判死刑。他们受不了这种屈辱,选择了自杀。
李斯改口,希望得到再审的机会,并在狱中上书二世胡亥。
李斯在上书中把他身为丞相为大秦统一所做的七项功绩反说成七宗罪。
他向胡亥诉说冤情,对始皇帝的统一事业做了总结,并把陈胜等民众反叛的责任揽到身上,并强调他忠心耿耿,从来没有预谋造反。
赵高看完李斯泣血椎心的上书,冷笑一声后扔进火里。
丞相李斯是始皇帝最倚重的老臣,胡亥决定亲自主持再审。
如果这次李斯逃脱升天,那就是赵高的死期。
利用对秦法的深刻了解,赵高制定了李代桃僵的计划。
皇帝主持的审判应由御史、谒者、侍中等皇帝的近侍来审问。
于是赵高让自己的宾客伪装成这些官吏,先行审问李斯。
李斯没有想到面前皇帝派来的审讯官居然是假的,在他们面前坦露心声,声泪俱下地诉说自己的无辜,并将之前的供词全部推翻。
李斯再次受到更猛烈的笞打。上次是数千下,这次是上万下。
李斯年纪大了,忍受不了浑身疼痛,不得不再次认罪。
等到真正的御史、谒者、侍中等皇帝的近侍来审讯时,李斯以为面前的人又是赵高派来的。
担心再次受到酷刑,他垂头丧气地全部认罪。
这些罪状与审判结果上奏给胡亥,李斯再无翻身的可能。
斩草要除根。接着赵高派使者到李由所在的三川郡。
李由已经被项梁所杀,赵高还是伪造了一份李由承认造反的供词。
最终李斯被判施以五刑,在咸阳当众腰斩,这是大秦最残酷刑罚。
李斯失魂落魄地站在刑场上,围观的众人犹如老鼠一般挤在一起。
他想起年轻时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它们骨瘦如柴,只能吃大便,遇到人来上厕所便迅速逃走。
而米仓里的老鼠则又大又肥,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戏交 配,没有人来打扰它们。
李斯感叹:“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于是李斯背井离乡来到秦国,遇到了秦王嬴政。
李斯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辅助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
大秦建立后,李斯升任丞相。他建议始皇帝废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又提出统一文字、统一法律、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和统一车轨等建议。
君臣合作,亲密无间,何等意气风发。
现在千古一帝嬴政已死,二世胡亥昏聩无能,满朝文武苟且偷安。
这样的环境谈何出息?苟活罢了。
李斯仰天大笑,笑他居然败在赵高这等鼠辈手中。
更笑蒙恬这种光明磊落之人被逼自杀时,他不但没有出手相救,还落井下石庆幸自己少了最强劲的政敌。
现在轮到他了。
这就是报应。
“赵高,你这个奸邪小人,你这是要灭了大秦啊!”
赵高厉声骂道:“丞相果然伶牙俐齿,他的舌头我要了!”
行刑的官员把李斯的舌头放在木匣子里献给赵高。
“这舌头和我的没什么不同嘛!”赵高看了看,把木匣子扔了出去。
木匣子掉在地上,舌头掉了出来。
一条流浪狗一口咬住舌头,贪婪地啃咬起来。
赵高哈哈大笑:“好狗!抓了养起来,我倒要看看这狗日后会不会如李斯一般巧舌如簧。”
大秦丞相李斯被夷灭三族,家族一百余口全部斩首。
一代名相李斯就此殒落。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步步惊心。
赵高用非凡的谋略和心思铲除了李斯,得到了丞相的位置。
但赵高并不满足,他想篡位当皇帝。
他担心文武百官不服,于是想做一次服从性测试。
群臣照例朝拜秦二世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献给胡亥:“这是一匹千里马,我特意寻来献给陛下。”
胡亥揉了揉眼睛,笑道:“这明明是一只鹿,老师眼花了吧?怎么说是马?”
赵高没有理会胡亥,一本正经地扫视大臣们:“你们说它是鹿还是马?”
秦二世皇帝就是赵高的傀儡,大臣们都惧怕赵高的权势。
精明的大臣睁着眼睛说瞎话:“丞相说得对,这肯定是马。”
“这是新品种,我之前听人提起过。今日有缘见到,还得感谢丞相大人。”
大部分大臣不愿意违背良心,但又惧怕赵高,沉默着不敢做声。
只有少数大臣性格刚直,直言不讳:“这明明是鹿,不是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