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屏气凝神地坐在旁边,面色发紫,脖颈青筋毕露浑身紧绷,两瓣薄唇抿如冷冽的雪线,攥起的拳头一直在发颤。
季清欢不经意地打量着二人,全都绷着小脸,没有说话。
到了府里,主仆三人回了凌霄院,贺书礼直接回了上房歇息,萧山跟进去后,便一直没有出来。
季清欢见房门紧闭,便并未进去,她心里焦急,正要找胡妈妈,胡妈妈听说贺书礼回来,便来了凌霄院。
季清欢忙不迭跑到门口去迎胡妈妈,问道:“胡妈妈,三爷的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胡妈妈心口发疼,绞着帕子缓缓道:“知道这件事儿的也不少,罢了,就跟你说吧。”
季清欢凝神听着,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听完的,即便胡妈妈已经简述了很多过程,她却仍能够想象得到,当胡御医被召唤去救五皇子,贺书礼心里的绝望与无助……
双腿残废不得治,从天之骄子变成默默无闻地废人,贺书礼从始至终,没有丁点错误可寻。
季清欢双眼雾蒙蒙一片,她稍一眨眼,滚烫眼泪就顺颊而下,她抬手去抹,却越抹越多,好似泉水翻涌,源源不绝。
今日贺书礼去求五皇子,是何等的低声下气,是如何打断了傲骨低着头。
五皇子本也是无意为之,却害了贺书礼一生一世,他即便是内心有所愧疚,也不会表现出来。
她不禁猜测,五皇子或许还为难贺书礼了,五皇子怎么会允许贺三上门“讨债”呢,贺三只能卑微地祈求他,才不至于激起对方的逆反之心,才能顺利得到他的帮助。
而且买彩和马吊在她的观念里是合法的,但是在这儿却是下流事业,同为贵族,只怕五皇子还要调侃嘲笑贺书礼一番,他却也只能生生忍受。
想到此处,季清欢心如刀绞。
她没有办法骗自己,如果不是因为她的事,贺书礼根本不会踩碎自己脊梁骨去求五皇子。
季清欢跑去上房,她站在廊下没有进去。
萧山陡然开门出来,他走到季清欢跟前,喘着粗气,红着眼眶看着她,嗫嚅半晌没有说话,他倏地背过身去,用衣袖捂住眼睛,甫一开口,便如猛兽低吼,他低闷的声音带着浓浓的哭腔道:“季清欢,如果你敢背叛三爷,我肯定亲手掐死你!”
季清欢擦掉眼泪,她当然不会背叛贺书礼。
她会跟他肩并肩成立事业,争取不再受制于人。自己待在他身边一日,便会忠于他一日,她一定会助他到摆脱所有桎梏的那一日。
次日,贺书礼带着季清欢和萧山去了茶楼赴约。
唯恐人多眼杂,一行人又换了一间酒楼,挑了个雅间坐下说话。
雅间有窗,可以看见街上往来行人,内有一张圆桌,另有一副桌椅以供喝茶待客之用。
宋先生是独自来的,他就坐在靠背椅上,手边一壶热茶,贺书礼与他隔着一张桌子而坐。
二人简单叙过,便聊了起来,宋先生至始至终没有往贺书礼的腿上看过一眼。
季清欢在旁用余光打量宋先生,此人三十多岁,剑眉星目入鬓,丰采高雅,身躯凛凛,宽肩长臂,五官开阔大气,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穿着打扮很是儒雅,蓄有长须,不过眼神略显严厉,走与坐之间,身姿挺拔板正,有万夫难敌之威风,像是练过功夫。
贺书礼也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问道:“倒不知先生从前所举何业?”
宋先生微微低头答道:“在下以前,远在榆林求生,后来想入京都,便四处游学往京都来,去过湖南、云南、重庆、广西、江西、福建和山西,近两年才来到京都。”
季清欢心中一惊,这宋先生也太厉害了!自南向北,南五省去过福建、云南和重庆,中五省去过湖南、广西和江西,北五省去过山西,又到了京都,这个年代能独身走南闯北,没点功夫和其他本领,怎么敢出门!
而且他不过是到京都一、两年而已,竟能投门到五皇子麾下,必定是十分精于世道,很会做人,十分能耐之人。
贺书礼神色也肃然许多,又问道:“宋先生可有家小?”
宋先生赧然一笑,道:“尚未成家,男儿尚未建功立业,何敢拖家带小游走四方。”
贺书礼微微握紧扶手,又同宋先生聊了一些书中学问,两人谈论了又半个时辰之久,从古至今,各种典故名言,信手拈来,不休不停。
季清欢听二人谈话,才真正了解到什么叫学富五车、博学多才,贺书礼和宋先生的学问真是深如无底之渊。
她虽不懂这些,还是心存敬畏,低着头仔细聆听,未有一丝怠慢。
他们俩说得太久了,一口气喝光了杯子里的茶水,季清欢立刻替两人添茶,便又退回贺书礼身侧。
两人也渐渐收了话题,宋先生拱手钦佩道:“公子博古通经,在下见所未见。”
贺书礼也客气道:“先生见多识广,我亦是闻所未闻。”
而后二人相视一笑,肃了神色倾诉各自志向,宋先生道:“在下已年过而立,求功之心不如年轻时迫切,成大事不拘小节,亦不怕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若公子肯抬爱,定当竭力以助!”
贺书礼重重点头道:“我与先生志向相同。”
沉默了片刻,他便语气淡然地自报了身份,又道:“立业之事,我未曾想借家人之力。我之志向,先生恐怕也从殿下处知晓一二,若先生还肯屈就于我,必当视先生如知己!不过有一点,在我心中比什么都重要,我想先生定然知我心中所想。”
宋先生既然来了,便早就做好了打算,思忖未经片刻,便道:“自当全力替公子效劳,绝无二心!”
贺书礼心中大喜,脸上却只勾了个浅笑,随后便道:“既如此,今日便与先生仔细商议。”
宋先生点了点头,十分认真地听了贺书礼所有打算,他的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到最后脑袋直点,下了定论:“此举一定行得通,不过有些事还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