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余波震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一十二章余波震荡

冷兵器时代的战斗,是点对点,而火器时代的战争,已经逐渐演变成了线对线。

点对点的时代,敌人突入敌后是可能的,劫粮道也是常有的战术。而火器时代不一样了。倒不是说,不能绕过敌人防线,进攻敌后。这是每一个指挥官都非常渴望的事情。

一旦做到这一点,那么前线的军队就崩溃了。毕竟火器时代对后勤的依赖,是冷兵器时代不能相比的。

只是如此一来。

双方在前线形成对峙之后,大队军队很难穿插到后面,如果能做到,那等于胜利了。

所以对后勤的需求也不一样了。之前的后军可能是押送一批辎重随军。而现在后勤却需要源源不断地跟随大军前进。

再加上其他指挥上的种种问题,五军已经不合适了。

至于是不是三三制,还需要一系列演变,在历史上法国实行过四四编制。而何夕的意见是三三编制,他的意见自然会得到尊重。

于是就有了而今的局面。

只是,到底会不会水土不服,还需要前线战果来验证。甚至何夕都不知道合适不合适,即便都是热武器,不同热武器相差太大了。

何夕将兰州的事情安排之后。在回京的路上,分别见了瞿通与葛天工。

见瞿通是问题,对关中的总战略。

而今北军已经从数个方向,对关中进行了压制,这种情况下,瞿能的选项就很多了。

瞿能最后选择的方案,就是从榆林南下,沿着秦直道一路南下,虽然而今的秦直道,已经大为不行,千余年没有维护,早就不成样子了。但是最基础的东西,还是有的。

瞿能看中这里,就是方便运输。大道直行,也没有想过什么花样。

或者说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那就是后勤优势。

这才是大巧不工,就这一招,任对方是谁,他也难以破解。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蜀中几乎已经成为了前线。虽然四川有地理优势,但是再大的地理优势,没有人驻守,还是不行的。

而四川一旦要动兵,就有一个问题,四川本地要消耗大量的物资,供应给前线的又会剩下多少?

而瞿能用数倍于对方的消耗,恐怕耿炳文也不能与之相比。而且瞿能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这虽然是总战略,并不代表瞿能不会设疑兵。从各个方面分散关中的兵力,这让关中本来就不多的物资,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这一旦关中外围防线突破,到了关中平原之上,那样大战恐怕要比榆林之战,还要容易了。

何夕听瞿能的战略,并没有反对。

毕竟瞿能的办法不好听,但是好用。打仗吗?能赢就好了。管得好不好看,对于旁观者,大抵希望看见,奇谋妙计,不断翻转的战争剧情。但是何夕可没有那么大的心脏。他宁可堆三倍,甚至五倍的消耗。然后取得胜利。

平平无奇就行了。

只是何夕虽然没有多给瞿能说一句话,没有给一点压力。但是何夕感到自己的压力山大。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而今前线数十万大军对峙,单单是军饷,就是相当高的。每年亿万元的军费,何夕觉得未必能打得住,按瞿能这个打法。

何夕的压力一下子大了。

一个字,缺钱。

面对葛天工的时候,何夕让葛天工筹备对西域的铁路。

虽然燕王一系列条件之中,西域铁路并不是关键项。似乎可以删除了。但是何夕想了想,似乎觉得,这里面有做手脚的余地。于是将这一件事情,保留下来了。

做完这一切之后。何夕这才回京。

在京师,还有无数问题等着他处理的。

-------

南京。

朱允炆看着耿炳文上报的奏疏。

这奏疏之中,说明了西北局势。耿炳文请罪之余,也说明了自己要做的事情。

当务之急,一方面是抵挡北军的进攻,另外就是立即反攻陇西。

无他,就是担心汉中。

因为,四川连接陕西的通道都在汉中,而陇西与汉中相连,说实话,临近巩昌府南部地区,也就是祁山左近的地区,而今很难说是谁的地方。

毕竟,这些地方原本是西北战场的绝对后方。

几乎已经将兵马给抽空了。

正因为如此,在遇见梅殷的反戈一击的时候,才崩溃得如此之快。

一旦北军在这里站稳脚跟,进攻汉中,断绝关中的后勤。以而今关中的粮草,是不可能支撑大军与北军相持的。

更不要说反攻了。

立即要拿下陇西形胜之地,保障汉中的安全。

耿炳文为什么不做?

他其实已经在做了。

只是耿炳文的压力更大。原本只需防北边,而今需要防西北方向,多了好几个关卡,都需要安排军队镇守。而关中精锐,在榆林一场败仗之后,很多军队而今还没有恢复过来。

宋晟与耿炳文的交接,其实影响了很多事情。

如果再加上这里,关中大军就必须布防三四个方向,战线绵延千里,几乎比当年北宋对阵西夏的战线都长。而关中总共才数百万人丁。

在如此多大军进驻之后,即便是仅仅保护后勤,民力也近乎枯竭了。

耿炳文已经无能为力,只能指望四川方面立即调派援军。

耿炳文是管不了四川的。

朱允炆见耿炳文刚刚上任,就有如此大败,不,不能说大败了,简直是崩溃。而且是总崩溃。顿时勃然大怒,说道:“耿炳文该死。”

顿时心中生出换将的想法。

随着这话没有说出口,但是丁显已经品出味道了。他心中暗暗叫苦。他其实不愿意与朱允炆有分歧。毕竟,他的一切都要依仗朱允炆。只是,万万不能再换将了。

且不说,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即便是有,换将之后,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而今北军咄咄逼人。哪里有这个时间。

丁显立即行礼说道:“陛下,长兴侯,固然该死。但是而今是用兵之际,长兴侯下车伊始,席不暇暖。此战之败,长兴侯固然有责任,但是也不能全然归罪于他,臣以为当令长兴侯,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朱允炆冷笑一声,说道:“朕岂能不明白,不能临阵换将。下旨斥责长兴侯,令他戴罪立功。只是长兴侯说的事情,怎么办?”

丁显长出一口气,他很清楚,如果丁显说出来要换将。他再想劝说,让朱允炆收回成命,难度就大太多了。无他,越是没有本事的人,越是要维持自己的政治威信。

大明朝廷之中,很多人朱允炆都无可奈何,正因为如此,朱允炆特别注意自己的政治威信,什么收回成命的事情,大概不会有的。

只要说出来的事情,都要办成,即便是错的。也要错办。

在朱允炆看来。一些小小的问题,比起的政治威信来说,并不重要。

到底对不对,这也不好说,反正在一些事情上,丁显也会利用朱允炆这个习惯,即便有些事情朱允炆知道自己做错了,当时也绝对不改,无他,君无戏言,最多事后给相关人一点弥补。只是人头不是韭菜,却不知道如何弥补。

只是而今,丁显却要防着,他不是内心的忠心忽然发出萌芽来。而是,他怕了。

他的荣华富贵都系于南京朝廷,西北会打败仗,丁显是有所预料的。但是他没有预料会败得如此快,如此惨。

他实在担心,一个不好。关中彻底崩溃。到时候天下局势分明。

他还没有做好跳船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