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六十九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十九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

第六十九章一个时代的结束

苏伯衡这一段时间,一直在生病。黄观在照顾他的。苏家很多人都在南方,根本没有过来。

毕竟,苏伯衡当初来北方,多少带着一些一意孤行的意思。

身边只有这个弟子。

方孝孺满门诛绝,也算是最近最大的一件事情,自然传到了苏伯衡耳边。苏伯衡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几声,一口气喘不上来。他就去了。

苏伯衡与方孝孺之间,关系不算太亲密。但是苏伯衡对当初方孝孺对他修史下手,依旧耿耿于怀。只是他也没有想到,方孝孺会有今日。

于是,等何夕知道消息的时候,已经不是方孝孺一个的死讯了。还有苏伯衡的死讯。

这不由得让何夕有一些惆怅。

何夕想起在大明这十几年。这个大明越来越不像历史书上的大明了。在何夕的手中已经是一个新时代了。也只有一些坚持原本的思想,让何夕才知道,他还是在大明,而不是一个新世界。

说实话,何夕无数次想过,要让方孝孺心服口服的。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不管世道怎么变化,方孝孺都免不了惨淡收场,这大概是乱世之中坚持道义的读书人下场。

真正能在乱世之中玩得转的是冯道。

对于方孝孺来说,还真是君以此兴,必以此亡。因为他忍辱负重想办法要反对新法,在朱元璋眼皮底下搞勾连,想要拨乱反正,才赢得大多少士大夫的拥戴与支持。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国策需要变更的时候,方孝孺也必须用鲜血来想天下人证明南京改弦易辙的决心。

何夕心中暗道:“不知道方孝孺临死之前,能不能说出来,而今而后,可以无悔?而我临死之前,又能不能如此反问自己?”

方孝孺这一辈子,从少时立志,就矢志不渝。直到因为此而死,不该初衷。这样的人生,在别人看来,或许凄惨之极,但是给方孝孺重生一次的机会。他还要做同样的事情,无非是成败再论一次而已。

百死不怨,千死不悔,万死不辞。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人。

何夕叹息一声,亲自写了一个条子,给礼部。他要礼部给方孝孺商议谥号,最好是文正。

何夕对敌人有惺惺相惜,但是决计不会因为私人感情而坏国家大事。他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方孝孺这个人名声之隆,天下皆知,方孝孺之死,定然在天下人心之中掀起波澜。这个时候,自然要推波助澜。方孝孺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南京杀人,他们就要捧。

最后捧上天,甚至与方孝孺本人没有什么关系了。

什么样的敌人是好敌人,就是已经死的敌人。反正方孝孺已经是死人,他又不会出来争辩,所以,何夕觉得启动造神行动,好让天下人都知道方孝孺是何等高风亮节。

就是那种,方孝孺再起于地下,也不认识那种。

本质上,方孝孺身后之名,已经是北京与南京争夺舆论至高权的一个工具。

工具是什么想法,并不重要。重要是工具有什么用处。

第二个原因,自然是收拢人心了。

大明社会层次因为开战有一些变化。

在洪武末没有大的战争的事情,士大夫读书人的阶层越来越庞大,这也是朝廷体系之中,文官的力量也越来越大。而开战之后,有一个改变,那就是武勋的重要性提升,所以在朝廷之中,文官的话语权下降了。

但是这种改变仅仅是朝廷层面的,社会结构并没有改变。

除却北京辽东两地之外,小农经济加士大夫的模式,依然是最普遍的。也就是读书人是大明朝廷统治地方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一点并没有改变。历史上,永乐年间,靖难勋贵何其嚣张,永乐帝对文官何等苛责,但是依然挡不住文官崛起的势头。

这就是社会基础。

这些人都是衷心拥护方孝孺的。是方孝孺的基本盘。何夕就是要大张旗鼓的用方孝孺身后事作为引子,将这股力量推出来。让他们与丁显好好斗一场。

何夕其实并不看好这些士大夫?

无他,这些人太松散。看上去人多势众,但是内里派中有派。谁也不服谁。遇见狠角色,一个回合都走不过。这不仅仅说丁显,而是历史上很多人。笔杆子斗不过刀把子。

自古皆然。

这些人将来何夕也是要清理的。只是让他下手清理,岂不是脏了何夕的手中,不如借刀杀人,并给丁显下一些绊子。

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于是在何夕的支持之下。

北京这边大规模祭奠方孝孺,甚至找出来几个人,说是在方孝孺门下听过教,让他们编写方孝孺文集。更是又无数文章批判丁显,暗搓搓的指朱允炆弑师云云。

之所以暗搓搓的。是这些读书人早就被皇权驯化了,没有直接指摘皇帝的习惯与胆量。

他们即便敢指出皇帝的问题,也都会用曲笔。而不是写得这么直白,明指丁显,暗示朱允炆,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

这一场好戏出来,已经有几个的读书人从南边跑过来了。

这也让何夕心情很好。

比较,之前天下人都说北京是叛逆,而今有读书人过来投奔,可见北京在天下人心中的形象,特别是南京麾下读书人心中的形象,已经大为不同了。

这是一件好事。

不过,南京丁显很多事情传来,朱雄英忍不住召见何夕。要与何夕好好谈谈。

------

皇宫一处凉亭。

朱雄英没有穿龙袍,仅仅穿了一身便装。何夕也是如此。两人在这里,如果不是在皇宫大院之中,谁也看不出这两个人是北京政权的核心。

朱雄英与何夕之间搭档这两年,也慢慢的知道彼此之间的边界。相处的也算愉快。

何夕掌握事权。也就是天下大事,朝廷建制,财权都是何夕负责。这上面,何夕会为朱雄英解释。但是具体怎么做,是以何夕为主的。而朱雄英的主要是三个权力,监督权。对于天下任何事情都有监督的权力,凡是朱雄英发现的问题,朱雄英可以派人查办。何夕必须改易。人事权,在大部分地方安插人员。只有不影响大事,何夕都会答应。当然了,如果实在不合适双方就好好谈谈了。知情权,何夕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让朱雄英知道。

两人彼此也知道对方的底线。虽然难免磕磕碰碰的,但也算得上合作愉快。

只是今日,朱雄英有些不安。这才来摆出这个架势来与何夕谈话。也就是不以君臣而论,开诚布公,好好谈谈。

朱雄英问道:“姑父,丁显这个人,你觉得怎么样?”

何夕从记忆深处将丁显挖出来,沉思了片刻,说道:“是一个聪明人。但是心术不正。”

当初何夕将丁显与黄子澄,练子宁并列,并不是何夕自己选的。而是他所有学生之中,也就他们三个人最出挑。不选他们三个也不行。而丁显之后的所做所为,让自己坠入深渊,但是自己又想办法从深渊之中爬了出来。

这样的人,怎么能说不聪明的。

但是他也太聪明了。不肯踏踏实实的做事。反而想着一步登天。但是这么多年了,何夕看丁显的行事风格,似乎还没有改变这一点。更精于术,也就是权谋手段,而不在乎一点点的积攒实力。

让何夕觉得,他这个曾经的底子,有些聪明。但是也不够聪明。